【精神科四十年来对抑郁症了解的三个突破】“抑郁症”系列第一讲| 徐理强教授
【抑郁症的成因是基因与环境的互动】“抑郁症”系列第二讲| 徐理强教授
【抑郁症的治疗相当安全有效】 “抑郁症”系列第三讲| 徐理强教授
【抑郁症的咨询与扶持】“抑郁症”系列第四讲| 徐理强教授
【几个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系列第五讲| 徐理强教授
【精神病是鬼附吗】“抑郁症”系列第六讲| 徐理强教授

更多徐理强医师讲精神健康视频

更多讲道查经材料
播客存档
播客订阅方法

时间:2022年6月18日主题:关于“抑郁症”系列信息第四讲——咨询与扶持讲员:徐理强主持:康勇
技术:约书 刘江统筹:Moxi 任婉彤海报:朵多爸编辑:孟姊妹
摘要: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抑郁情绪蔓延,抑郁症患者层出不穷。作为永生上帝的儿女,该怎样看待和处理抑郁症呢?本期讲座中徐理强教授采用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专业心理治疗、辅导、咨询做些什么、专业心理治疗方法及效果等方面探讨分析了专业辅导方法;同时指出教会里5%-10%的人有抑郁症需要扶持处理,并详细分享了教会如何扶持抑郁焦虑者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对抑郁症的认知带来极大更新,对抑郁症的治疗给出全新的方向。

/ 文稿整理 /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 4:18

一 抑郁症专业治疗安全有效
1.抗抑郁症药物经过12年8个步骤的严格审核,安全有效。屠呦呦2015年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所以这个是一个可以信靠的过程,我们应该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信任,在需要的时候来接受。 2.处理抑郁症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即如果靠自己跟扶持走过了大概2~4个月还未走出来的话,就应该找专业的治疗。专业治疗一般是用辅导来抵抗环境的诱因,用药物来治疗基因紊乱带来的大脑功能的紊乱,帮助我们能够恢复,所以辅导手段也通过了临床心理学双盲实验,现在用的辅导手段也应该是有功效并且有安全证据的。
3.所谓双盲法就是用一种没有目标的扶持来做一个相对的治疗,然后用举例认知治疗或动力治疗跟没有目标的扶持来做比较,从这种相对的研究来证明辅导的功效,圣经辅导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因此圣经辅导没有双盲数据。以前的辅导门派也已经因证据研究被打破了。
4.想要学习基督教咨询可以到哥伦比亚国际大学的网站(ciu.edu)浏览,询问以中文教学的辅导课程。哥伦比亚国际大学是有六七十年历史的一个基督教大学,现在担任哥伦比亚国际大学咨询课程的院长是徐志秋博士。希望大家可以从其中网页上找到你想要知道的资料。

二 专业心理治疗、辅导、咨询
今天先简单讲一讲咨询和辅导,在中国叫咨询,在国外一般叫辅导或是心理治疗。
1.美国心理辅导师有不同专业背景(PhD, NP, LICSW, PsyD, Ed.D) 都需要考试取得州政府的辅导专业执照才能执业。
2.如何取得执照?任何专业背景都必须有2000-3000小时被督导的实习经验才能考执照。
3.目前美国的心理治疗跟1970年代亚当斯当年批评的心理辅导已经有天壤之别了;理由主要与临床心理学的发展有关,即从有效实证的角度来证明辅导学的理论跟实践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另外与保险付费有关,所以美国一些辅导师只接受来访者自己付费,一般收费是每次100-200元。
4.现在的辅导一般都是短期治疗的,短期治疗疗程一般是6-12周。
5.辅导目标: 以消除症状为主, 很少为了个人成长或改变性格、个性问题。
6.一般是个人辅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喜欢采用的家庭或小组辅导现在比较少,所以现在一般是短期的个人辅导,主要是消除症状为主,是一个综合各门派的手段结合起来的治疗方法。
7.辅导师一般不分门派,跟中国情况不一样。

三 为什么美国辅导师没有门派
1.治疗功效的数据证明各门派都有效, 咨询师应该采取适合来访者症状需要的治疗手段。
2.专业训练时各门派的老师都有,每个门派的辅导都需要学,毕业考试及专业执照考试时各门派都需要懂,否则考试通不过。
3.2000-3000小时督导一般接受各门派的实践培训;不仅知道如何做咨询,而且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转接药物治疗。
4.目前很少辅导师单用一个门派;一般看来访者症状和需要,按症状和需要采用各门派最合适的技巧和方法;一般有精神科医师配合,很少独立从业。
5.中国咨询师仍然分门派、不转接。

四 专业辅导做些什么
1.咨询并不神秘,制造安全的治疗空间;建立治疗关系。那种像以前弗洛伊德躺在床上,脸朝上不看咨询师,然后咨询师也不回答你的问题,鼓励你面对一片空白,按你自己潜意识的联想来谈话的做法已经没有了。辅导师面对面地跟你来建立一个安全的治疗空间,叫你能够放心、勇敢地说出你的问题、难处、困惑、症状,做系统性的访问与讨论。
2.辅导师引导来访者说出问题、难处、困惑、症状;做系统性的访问讨论,从而知道你的症状、发病历史、治疗历史、家庭成长背景、家族历史等。
3.辅导师把来访者的问题陈述出来,我们叫Formulation;跟来访者讨论,然后修改。
4.辅导师照自己的专业训练背景制定治疗方法;制定疗程,约定治疗时间。
5.进行治疗:治疗6-12周以后也可能需要有一些跟进的治疗。现在一些基本的咨询都是按照6次一个疗程(每个月治疗一次)的方案来处理。

五 心理治疗目标
目前一般辅导专注以下项目:
1.了解自己的认知,改变负面认知。
2.了解情绪,了解影响情绪的因素,学习管理情绪。
3.了解自己成长经历,创伤历史,家庭互动背景,家族病史;学习接纳。
4.在某种程度上了解自己对治疗师的移情Transference;治疗师分析自己的反移情Counter transference。
5.纳入治疗中美好、被治疗师了解、被接纳的经历。

六 专业心理治疗方法
(一) 方法一
1.来访者在安全空间中能敞开自己。
2.鼓励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讨论心中的焦虑、压力、迷惑以及从前不敢跟别人讨论的问题。
3.帮助你审查自己的思想,了解你的结论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有别的、另外的想法。比如你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是一个没有成就的很失败的人,觉得非常自卑。咨询师就是帮助你来了解审查你的这个结论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有别的另外的想法?就是说他帮助你来改变这个思想的框架,所以第一个是勇敢面对问题,第二个是帮助你改变思想的框架。
4.从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因素、目前压力:来了解自己现在的感受、心态。辅导师从你成长的经历,家庭环境的因素,目前的压力来了解你自己现在的感受跟心态,就是扩大你的视野。比如你说你是因为失恋,才会有现在这种的问题;或者说是因为你考试不合格,老师不给你通过考试,你才得的抑郁等。咨询师帮助你从你成长的经历、家庭环境、目前压力等来扩大你的视野,来从一个大一点的框架里面来了解你自己的问题。
5.了解情绪变化和成长经历:接受自己的感觉:但对感觉保持距离,可以客观观察自己的感觉,不受感觉控制自己。咨询师帮助你接受自己的感觉,不一定是改变你的感觉,但是能够使你对自己的感觉保持一个距离,就好像你焦虑跟抑郁,有时候要改变焦虑跟抑郁在辅导里面是比较困难的,药物当然可以改变这种的感觉,但是辅导一般不是帮助你改变,而是帮助你接受,但是接受是有一个距离的接受,不会让这个感觉来侵蚀你,来把你吞掉,这样可以让你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感觉,不受感觉来控制你自己,有人称作静观,是我们东方哲理中的一种想法,当然有些人觉得静观与佛学搭上关系了,其实是不是就看你怎么样来理解。辅导是帮助你用一种所谓静观的态度来看自己的感觉。
6.用自己跟来访者的治疗关系,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跟其他人的关系,所谓移情穿梭。移情是动力治疗,目前的咨询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以前所谓的分析你的潜意识的这种的联想这种已经很少用了,现在还是用移情来帮助你,了解你跟其他人的关系,这是一般的作法。
7.一般并不用劝导劝诫;假如来访者是基督徒,咨询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问:你认为圣经对你这做法或想法有立场吗?这种叫讨论。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有厌食症,你说我不愿意吃,我一定要抵抗饥饿,要达到体重的超低。我可能会问你,你认为圣经对你这个做法跟想法有立场吗?这种是来讨论,而不是说:你这样做是得罪神、不荣耀神这样的话,我们不会这样讲的,我们跟你讨论,请你来思想,帮助你勇敢地面对问题,从而改变你思想架构,扩大你的视野,用静观来接受自己的感觉,了解移情与帮助你讨论是一般的手段与方法。
(二) 方法二
1.心理治疗最常用方法是帮助你来了解你的想法跟感觉。因此治疗师经常问来访者: “你在想什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你可以说一下为什么你有这想法、感觉?” 这也是治疗师经常问来访者的一个问题。
治疗师也可能问“以前曾经也有这些想法、感觉?什么情况之下有?”
3.假如来访者问: “我该怎么做?”;辅导师不是提供答案,而是说:“你有什么选择?” 然后讨论每个选择的好处、坏处。如果这个来访者是来问答案的,我们喜欢(至少表面上好像很喜欢)知道应该怎么做,问辅导师说我该怎么做呢?辅导师一般不提供答案,而是说你有什么选择呢?然后讨论每个选择的好处跟坏处。
我举个简单例子,你说我应该跟男朋友分手吗?或者说我应该离婚吗?辅导师不会跟你说你应该离婚,或你应该跟他分手。而是问你说你有什么选择?你选择分手还是不分手?还是保持一个距离?还是暂时做一个朋友?还是我们先分手一段时期等几个选择,然后讨论每个选择的好处坏处,帮助你来自己做一个决定。
4.辅导几周以后辅导师应该问来访者: “你对这几次的辅导感觉如何?”;然后讨论为什么有这些感受。这样的互动来帮助你了解自己、了解辅导。
(三) 案例一
1.一个抑郁症来访者说自己这几天情绪不错,可是昨天晚上突然非常低落,那么辅导师问:“你那个时候在想什么?”他想知道你的思想,这个是第一个讨论的内容。
2.来访者说;“没想什么,莫名其妙的情绪就低落了,也可能忙了一天太累了”。“昨天我做了很的事情,所以可能太忙,累了之后情绪就低落”,你这样回答,辅导师就没有接受你这样的回答。
辅导师追问:“当时你在做什么?”
4.来访者说;我当时在写简历,准备申请工作。
5.辅导师说;“你在写简历的时候有在想什么吗?”你看还是问想什么。一问你那时候在想什么,你说没有想什么,他说你当时在做什么,他要知道你具体的行动和生活形态;然后问你在写简历的时候想什么?来访者回答说;在写简历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一事无成,同班同学有些已经做公司总裁,有些已经当教授,有些是专业的管理者都非常有成就,自己现在一事无成,现在还在找新的工作。他开始就把思想跟情绪低落连上了,他本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情绪低落,被辅导师三个问题之后,就开始想起说在写简历的时候,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觉得同学们都很有成就,因此他就觉得自己很失败,这个情绪就低落下来了。
6.辅导师跟来访者讨论为什么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也喜欢跟别人比较。

下面讨论一般劝导跟专业辅导的一些区别
1.一般朋友的劝导注重安慰、化解、替你做解释、提供答案。假如上面的来访者告诉她的朋友:昨天晚上情绪突然低落,她朋友一般说:每个人情绪都可能有变化,没什么关系的;也可能说:你太累了,需要多休息。你情绪低落的理由是因为你跟别人比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朋友能够安慰你,但是帮助你化解情绪低落就没有进一步空间了。
2.辅导师却把握机会问:你当时在想什么?你当时在做什么?要理解情绪改变的过程、理由。这个是专业辅导跟一般的扶持与讨论是不一样的。
3.了解自己一般从了解认知和过去经历来入手,认知治疗是从了解认知,动力咨询一般从过去经历来帮助你了解自己。

(四) 案例二
1.来访者是一个50多岁的教会女秘书,因为他跟新来的一个年轻的女性牧师相处很多矛盾,所以她来咨询,在咨询中提出很多理由,对新来的年轻人表示不满,觉得她很多做法不合适,态度不好,非常骄傲,非常自满,喜欢下命令,不听别人的理由等很多抱怨。
2.几次咨询以后,咨询师在建立了辅导关系之后问;这牧师跟你以前碰到的年轻人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地方吗?这是从过去的经历中来帮助她了解自己对年轻牧师不满的原因。
3.来访者开始醒悟,这个女牧师跟自己的女儿性格很像,也跟她自己母亲的性格很像,这样的话就开始把过去在她人生中重要人物相处出现的问题联系上了。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入手,理解她自己矛盾的理由。
4.后来她也察觉其实女牧师跟自己年轻时候的风格个性做法很相像。这样的话她就对自己跟别人相处之间的矛盾开始有一个理解,从这样的角度来帮助她理解自己。

(五) 案例三
上次提到一个规定药物治疗不成功的个案,理由可能很多。
1.一个38岁性格外向的专业音乐演奏家,成长期因为父亲对母亲嫉妒、监控、暴力,心理受很大伤害;丈夫跟父亲一样有嫉妒、监控与暴力;母亲和自己的婚姻都很不愉快,我上次讲过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了,这是她的背景。
三年前开始得抑郁症,表演焦虑、不能演奏。因为她每次上台表演时非常焦虑,不能上台。药物治疗之后症状消失,可是因此丈夫对她怀疑、控制、嫉妒增加,而且对她偶有暴力。因为她演奏很成功的时候,很多粉丝就上来向她祝贺,跟她握手、拍照,送她礼物,她的丈夫就非常嫉妒,觉得她不应该对这些仰慕她的男粉丝这么友善。她是一个基督徒,在教会里跟人讨论时,教会的人认为她需要更顺服丈夫,如果她丈夫不同意她演奏的话,她应该顺服丈夫的权柄停止演奏,这是教会给她的建议。
她去咨询,理由是因为她停药后又开始抑郁,不能上台表演。但却使丈夫对她的嫉妒、怀疑与控制减少了,婚姻的矛盾也减少了。她因此去找咨询师咨询讨论父亲、丈夫几乎相同的嫉妒、监控与暴力;病人开始理解为什么自己特别容易被控制欲强的男人吸引了。

(六) 辅导主要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
辅导有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想法,也从自己过去的经历里面了解自己,所以认知辅导主要从了解自己认知入手,动力辅导主要从过去的经历跟“移情”来入手,现在一般是合起来做,已经没有分门派了。
移情的了解:动力辅导从来访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寻找以前相同的经验,也比较现在对辅导师的感觉;动力咨询师称这为了解自己的“移情”。
案例二动力辅导焦点放在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为什么对年轻牧师特别有意见;案例三来访者为什么容易爱上嫉妒与控制欲强的男人。辅导师没有劝导来访者需要顺服牧师、丈夫,顺服权柄。它不是从这个角度来劝导你的,所以这跟所谓的圣经辅导是不一样的理念和想法。

七 心理辅导的效果
上次我分享过药物治疗一般95%有效,而对抑郁症辅导的效果一般与是否能够跟辅导师配合,也跟你自己的症状诊断有关。你要与辅导师配合,否则再好的辅导师也不一定能够治疗你。
1.如果你得的是抑郁症、焦虑症,辅导对这种病人一般是有效的,我想最少80%是有效的。如果8周以后心理治疗没效的话,就需要药物治疗来配合了,这个是辅导师应该知道的事情。
2.如果你的诊断是强迫症、创伤后遗症,你去接受辅导的效果就不一定有效果。因为有中等难度,一般不好治疗,不好用心理治疗来治疗强迫症和创伤后遗症。辅导师需要很有经验,因为他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技巧,一般这种症状也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配合。
3.对分裂症、双向症的难度就很大了,至少不能单用辅导来处理分裂症和双向症,需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辅导可能有辅助性的帮助。如果病人不肯接受药物治疗的时候,辅导可以帮助他了解诱因,了解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也帮助他接受这个症状。
4.对行为、个性、人生目标难处就很大了,所以最近美国枪杀的事件有些人盼望他们能够接受辅导,其实辅导对有伤害别人意愿的人的效果是非常低的,所以这些行为、个性、人生目标的问题难度是很大的。辅导、药物的效果也相当有限了,也就是说你不能用药物来治疗想要杀人这种行为,很可能也需要信仰的扶持、陪伴和专业的训练。这个我就不讨论了,有些酗酒,如果你说用辅导来治疗酗酒,我想这个效果是很低的,酗酒需要信仰的治疗,需要陪伴的治疗,需要专业训练的治疗,这些比咨询辅导治疗有效。
大家不要觉得辅导有无限度的效果。肯定有效果,但不一定针对所有病。抑郁症/焦虑症通常有效,可是如果8周心理辅导之后,抑郁症/焦虑症没有改善的话,就应该转介给药物治疗了;强迫症、创伤后遗症是中等难度的,一般需要药物配合;分裂症、双向症是很大难度的,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导为辅助。行为个性这种情况是精神科治疗范围以外的了,虽然今天很多人觉得这些人都应该转介给精神科,就是别人没有办法处理的都转介给精神科,精神科其实没有办法帮助这种行为个性有问题的人,他们需要信仰、陪伴和专业训练的治疗。

八 其他治疗手段
恐惧症的表现有:例如见到血液或动物非常恐惧;坐飞机、电梯非常恐惧,上高楼非常恐惧等。这种治疗不是用帮助了解自己这种辅助性的辅导,而是用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叫放松+想象,一种叫内爆Impulsion。这两种方法其实很有趣,它们是从相反理论的出发点来处理恐惧症状的,可是他们的效果竟然差不多,但因人而异,有些人比较接受放松+想象,有些人比较接受内爆。
A) 放松+想象
(1)先学习完全放松身体每一部分;
(2)辅导师引导你想象自己上高楼(或看到惧怕的动物),用想象来诱动你惧怕的对象。
(3)放松没有惧怕后,想象越上越高,一步一步克服焦虑紧张,即从上一层楼开始你就开始焦虑,然后放松,当你完全放松了,再上一层,你的恐惧焦虑又增加了,你再放松,在完全放松之后再上第三层……从这样的一步一步的想象+放松来克服自己的焦虑和紧张,一般做了6-8次之后,这样的恐惧症就可以消除。
(5)理论基础:对惧怕情况,用放松的反射来代替紧张的不适当的反射。
2)内爆
内爆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理论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1)辅导师陪来访者逐步上楼梯。如果你是上高处的时候恐惧的这个来访者,辅导师就帮助你逐步上楼梯。如果你说坐飞机的时候恐惧,以前有些大的飞机公司,有实验师帮助惧怕乘坐飞机的顾客去上课,他带你进飞机,然后给你看一个电影,经历飞机上升的这种感觉,叫你经历内爆。
(2)来访者开始紧张的时候需要停下来,譬如他上到第二层的时候就很紧张,不能再上去了,他就要停下来最少45分钟,或等到来访者完全不紧张后10分钟再走下一步,再上一层楼。
(3)最后上到顶楼每次疗程可能要2-3个小时,因为需要这样的一个经历,而且可能几周以后还要再做1-2次,我们叫内爆来访者。
(4)关键在来访者紧张的时候不能放弃,说他紧张,那就说我不做了,我不做了直接下楼,这样他的恐惧症就永远不能胜过了。
(5)必须坚持到他的焦虑跟紧张能够停下来、放松下来了,然后再上一步这样的一个治疗,所以必须坚持等到紧张消失后最少10分钟。
(6)理论基础是紧张的反射在坚持下消失,这个是一般行为治疗的消失。
所以在治疗抑郁症的时候,有些治疗师要与你讨论让你抑郁的诱因,你要停留在这个情况之下来讨论诱因对你的影响,因为你的焦虑与抑郁的反射是你讨论时候的反射,在你坚持讨论之下,它会慢慢消失,这是大脑功能的一个自然反应。内爆的理论基础与逐步放松的理论基础是相反的,但是效果是一样的。
对创伤后遗症有一种眼球转动治疗法(EMDR)。EMDR(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是1988年由一个心理治疗师开创的。汶川地震之后,国际卫生组织(WHO)就把这种治疗引入中国广泛使用。英国女王的孙子Harry也有创伤后遗症,最近Prince Harry回英国在飞机上自己用EMDR来面对成长期创伤。
(1)治疗师引导来访者想象某个创伤图像重现;
(2)同时引导来访者眼睛跟着治疗师手上的笔头不断慢慢左右移动;
(3)也同时轮流以双手拍自己膝盖、大腿;
(4)坚持做90分钟;据说3次治疗成功率为80%;
(5)理论基础:在想象这个创伤图像的时候,同时用左右眼球转动和左右手拍膝盖这种的左右动作来打断大脑创伤记忆网络;也可能对强迫症有效。创伤记忆就是网络不停的活动,所以引起你有创伤的回忆。所以我刚才说强迫症有中等难度,需要有专业的训练,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可能需要EMDR的做法,这种治疗在汶川地震后引入中国广泛使用。

九 小结抑郁症:
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1.抑郁症是大脑功能紊乱造成疾病;
2.抑郁症的大脑功能紊乱来自基因与环境的互动;
3.得抑郁症需要按程序来处理:抑郁症不一定需要专业治疗;可是抑郁症的专业治疗安全、有效;不是心理暗示和心理作用的结果,它有自己特殊的功效。
4.治疗以药物针对基因紊乱造成的症状,以辅导针对诱动基因紊乱的环境诱因;就这样的一个理论基础而言,建议用药物+辅导。
5.教会里5%-10%有抑郁症需要扶持处理;盼望大家以后可以换角度,换思想模式,从这三件事来看抑郁症。

十 教会如何扶持抑郁焦虑的人
(一) 教会提供扶持需要制造四个条件
1.制造一个安全的空间(黄维仁博士:emotional oasis);
2.鼓励没有惧怕的分享;在安全空间里鼓励大家有一种没有惧怕的分享,把心里的难处和惧怕说出来。
3.对分享有专心的聆听和接纳:不是教导。旁边的人专心聆听和接纳别人的分享,而不是教导、建议,就是希望大家千万别在听到别人的诉说之后给建议:比如,为什么你不能这样做呢?为什么你不能看开一点?为什么你不能靠信心呢?为什么你不能多想神的慈爱呢?
这些建议一般是没效的,而且有反效果,你需要的仅仅是聆听、听懂、听明白,知道这个人是从哪个角度说出他的感受、诱因在哪里等等,然后接纳。接纳就是认同,就是你能够从他的角度出发来思想问题而不是简单批评,也不是你要同意他的想法,你可能不同意他,你可能觉得他根本就不需要焦虑和抑郁,可是你接纳他,就是你从他的角度来听明白的时候,你觉得可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想,是你同意他。
4.聆听接纳后作适当的回应。聆听之后,能够做适合的回应,稍后我讲一讲适合的回应是什么的意思,做不合适的回应可能造成二度的伤害。

(二) 教会提供扶持需要制造四个条件
一位35岁的母亲,热心爱主、积极服事;丈夫是成功科学家、教会长老;两个孩子都很优秀;抑郁症家族历史:姐姐自杀;六个月以来失去热情、兴趣、动力,不断流泪,内心沉重挥之不去,跟姐妹们、家人分享;姐妹们说:“你没有理由抑郁,我们的难处比你大太多” 、“多点交托,依靠主”、“不要想太多”、“你看开一点吧,别太认真”。
周二晚上带福音查经很有能力,弟兄姐妹们看不出她有任何抑郁的征兆,以为她的抑郁情绪已经过去了;周四早上请丈夫下班接小孩,说自己要晚一点才能回家;丈夫接小孩回家:小孩发现她已经在房间上吊;十多年后孩子还有严重创伤后遗症。
我盼望大家知道对一个人的分享,我们最好的不要给建议和比较,聆听与接纳是我们需要做的,理由如下。
1)为什么需要安全的空间
1.安全等于没有惧怕;
2.惧怕:被批评、被责备、被标签;分享后事情被传开;所以一般人都把问题压在、埋在心里;
3.有惧怕就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不分享;
4.可是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问题埋在心里,更加抑郁焦虑;
5.教会要鼓励彼此扶持:首先需要制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大家敞开分享。
2)教会如何制造一个安全空间
1.教会需要真理的教导,适当的时候也需要责备;可是与此同时,教会也需要制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大家可以坦诚分享;
《传道书》3:3-7: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
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2.一般做法是建立扶持小组,在小组中制造安全的空间,让组员坦诚分享并得到扶持;
3.可是很多时候扶持小组变成教导小组:组员分享得到是教导、建议;这样的回应叫组员无法分享;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盼望大家首先要制造的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3)扶持需要没有惧怕的分享
1.扶持必须从彼此分享开始,而分享是需要学习的。因为分享需要说出内心负面的感觉,就是把负面的情绪换成话语,没有人能看得到你的感情感觉,顶多看到你脸上的愁容和焦虑。可是不能很准确地知道你的情绪、想法和感觉,所以感觉和情绪是需要你把它变成话语说出来的。
这个过程需要学习,你可以说我觉得很悲观,我觉得很没有盼望,我觉得很低沉,我觉得没有喜乐,我觉得以前喜欢做的事情,现在都提不起兴趣来了,以前叫我很热情,很激动开心的事情,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你可以这样讲,把情绪变成话语说出来,当然是爱里没有惧怕这种的分享。
2.有分享的习惯,才能把重担说出来。《约翰一书》4:18: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惩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我用这段经文来支持我的这个论点。
分享需要说出内心的负面感觉情绪,把负面感觉情绪变成话语说出来,这对有些人很不容易,需要学习;
4.华人社会、家庭一般不鼓励分享自己内心的负面感觉、情绪;
5.一般男人比较难分享,用发脾气来表达。
4)分享负面情绪的困难
1.教会一般认为分享负面情绪不属灵,基督徒应该“对付”“隐瞒”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不荣耀神,说出来会绊倒人。不一定都是这样了,但是我想绝大部分的华人教会是这样的一个态度来面对负面情绪,不鼓励你把负面情绪变成话语说出来。
2.加上华人文化不鼓励分享负面情绪。
3.也认为接纳负面情绪就等于鼓励、纵容不属灵心态;所以一般对分享负面情绪的回应是教导、建议或责备。
4.可是在分享小组中提出教导或建议效果很低,也可能造成反效果和二度伤害。
5)分享需要聆听、接纳
1.扶持的第三个条件就是聆听与接纳:旁边的人需要聆听、接纳别人说出来的负面情绪。
2.聆听才可能了解,了解才能接纳。
3.接纳不是同意,接纳是了解,是听懂、是听明白别人所分享出来的话语,然后不下判断(可以有判断,但不说)。
4.所以,分享小组需要鼓励分享,聆听,接纳;才可以对抑郁焦虑的人提供实际扶持。
聆听的方法;听懂别人的话需要学习,因为每个人说话表达的方法不一样,聆听的三个方法如下:
1.给别人时间说清楚;不要打断。
2.不要自己代替对方说话,下结论;例如在参加小组讨论的时候,一个人讲话之后,很快就有人插进来说:我想你的意思是……这样你就不能聆听了,你就代替他讲话,你不是聆听,是你自己做结论。
你听不懂的话可以提问要求澄清或解释,你可以这样问:“请问你的意思是…?”但是你不要代替他下结论说我想你的意思是你千万不要这样做。
所以我盼望大家能够聆听,聆听很重要。学习接纳不是同意,接纳是了解、是听懂,是听明白别人所分享出来的话语,然后不需要判断。
你可以有判断,但是不要说出来,判断是要隐瞒的,负面情绪不应该隐瞒,应该在安全的空间之下用话语把它说出来,判断我想就应该隐瞒了,我觉得判断说出来一般有反面的效果,不是你不能有判断,你的判断可能是很合理的。
但是我盼望你不要说出来,你听了之后你就接受,你就从他的角度来理解,所以分享小组需要鼓励、分享、聆听、接纳,才能对抑郁焦虑的人提供实际的扶持。
6)扶持的两个例子
学习分享与聆听接纳的两个例子:
A. 耶稣在客西马尼的分享
(1)耶稣也需要分享
《马太福音》26:37-38:
「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路加福音》22:44:
「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马太福音》26:40:
「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
为什么耶稣要向门徒分享他心里极度的忧伤?也让圣经记载他祷告中的挣扎?为什么耶稣三次请求门徒与他一同警醒?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我想我们都很熟悉了。
耶稣带了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一起去,心里忧愁难过,所以他有负面情绪了,就把情绪变成话语说出来,对他们说:“我的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耶稣分享他心里的负面情绪,不但分享也对他们有一个要求。然后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耶稣的力量,耶稣非常痛苦焦虑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为什么圣经要描述耶稣的焦虑痛苦的情况,而不把它隐瞒起来?你有想过这个事情吗?为什么耶稣要刻意允许无力?路加福音把他当时的痛苦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耶稣回到门徒那里看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他说你们连一个小时也不能同我警醒吗?你看耶稣不是说他们很难过,我就不再打扰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
(2)为什么圣经记载耶稣祷告的挣扎?
《路加福音》22:44:
「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耶稣既然知道父神不能接受他的请求:为什么三次做同样的祈求?
《马太福音》26: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马可福音》14:36: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
为什么圣经让门徒把这祷告记载下来?
为什么耶稣要向门徒分享他心里极度的忧伤,也让圣经记载他祷告中的挣扎。为什么耶稣三次请求门徒同他一同警醒?你们连一个小时也不能同我警醒吗?你有想过吗?耶稣这样的表现好像不是我们教会鼓励的,耶稣非常痛苦焦虑,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耶稣既然知道父神不允许,为什么还说如果可能求你使这个杯离开我,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个杯挪去,为什么圣经让门徒把这样的祷告记载下来,你想过这个事情吗?
(3) 为什么记载耶稣在客西马尼对三个门徒分享?
耶稣对三个亲近的门徒,清楚分享他心里的忧伤:
《马太福音》26:38:
「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
然后对三个门徒提出一个请求:
《马太福音》26:38:
「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也因为门徒没有合适的回应表示惊讶于责备
《马太福音》26:40:
「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
的确耶稣只对3个亲近的门徒清楚分享他心里的忧伤,他没有跟11个门徒都分享,但是他只对3个门徒分享,他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讲,他只对亲近的人讲;我心里非常忧伤,几乎要死,你们留在这里与我一同警醒。耶稣对门徒没有合适的回应表示惊讶与责备:你们三人不能同我警醒一小时吗?
(4)理由:耶稣留下榜样
耶稣不是得了抑郁症,耶稣以榜样说明:每个人的心里可能都有难处,压力,焦虑,忧伤,痛苦,挣扎;我希望大家知道这是耶稣要用榜样来说明人可以有难处、压力、焦虑、忧伤、痛苦、挣扎。
耶稣也以榜样说明:可以把负面情绪说出来;可以要求了解,陪伴;
尽管门徒没有回应,耶稣还是留下榜样:要我们面对自己,分享,聆听,彼此扶持;
我们要学习:耶稣没有惧怕的面对、承认负面情绪;分享祷告中的挣扎;也思考如何对别人的分享做出合适的回应,提供扶持。
我经常听到一些教会里的督导或辅导对他手下管理的学生说:你不能把你内心的负面情绪跟任何人说,你要正面一点说,不然的话你就不能鼓励弟兄姐妹们了。我认为有些时候可能可以这样做,但是不是每个时候都可以这样做,耶稣的榜样说明可以把负面的情绪说出来,被要求你有了解跟陪伴。
(5)注意在客西马尼园耶稣没有做的事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没有以高声赞美、高呼《哈利路亚》来克服心中的负面情绪;
耶稣没有刻意强调平安喜乐来解决内心负面情绪;
耶稣没有把负面情绪埋在心里,脸上带着笑容,勇敢往十字架直走;
耶稣没有说:我不应该把重担放在三个门徒的身上,他们不能承担;
耶稣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比较《马太福音》11:25:
「那时,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
不是每一个失望忧伤的时候都像他在客西马尼园里这样做的例子。耶稣差了70个门徒出去宣教,迦百农不接纳他们,门徒失败之后回来,耶稣说主我感谢你。他是用感谢赞美的心态来回应这个失望;但在客西马尼园他却是用另外一个态度。我只是提醒你:不是在每种情况下都用高呼与赞美来回应心里的难处。
我又提醒你:传道书里说有些时候要做一件事情,有些时候可以做另外一种事情。我现在强调的是教会里忧伤、难受、抑郁焦虑的人,应该给他们有安全的空间,分享他们心里负面的情绪,让你以聆听和接纳来回应,不是鼓励他们埋下、压下心里的痛苦。不是每一次都用高声赞美来面对自己的难处,我相信教会里抑郁焦虑的人不能用这样的态度来处理。
B. 约伯朋友对约伯没有聆听接纳:反面教育的例子
1) 约伯朋友们的话很多很有道理
约伯的朋友安慰他的话大部分非常合情合理, 就好像《箴言》里面的话。也就是说这些话在箴言里常常能够找到,这个是不可反驳的事实。
《约伯记》5:9-19:
「他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降雨在地上,赐水于田里。将卑微的安置在高处,将哀痛的举到稳妥之地。……… “ 神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因为他打破,又缠裹;他击伤,用手医治。」
《约伯记》11:13-17:
「“你若将心安正,又向主举手。你手里若有罪孽,就当远远地除掉,也不容非义住在你帐棚之中。那时,你必仰起脸来,毫无斑点;你也必坚固,无所惧怕。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
约伯朋友的话都是真理的话,但是却不能帮助他。你要处理和扶持教会里面抑郁焦虑的人,是你希望你自己对?还是希望你能够帮助他?这个是你要考虑清楚的事情。如果你说我要做对的事情,你可以照约伯朋友的话来提醒、教导、建议他,可是我告诉你这样的提醒、教导和建议对抑郁焦虑的人是没有效果的,是会造成二度伤害的。如果你认为无论他是不是得到我的帮助,我站在神的一边,能够用真理的话说出来就是我的责任。如果你这样的话,我觉得你不合适做扶持的人,你可以做教导的工作,但是你不应该做扶持的工作。
2) 约伯的痛苦约伯朋友的劝导很有理,却不能帮助他。约伯重复向他的朋友说:他需要有人给他一个安全的空间, 聆听他的诉求;聆听就是安慰;他不需要教导和劝勉。《约伯记》6:14:「“那将要灰心,离弃全能者、不敬畏 神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约伯记》12:3:「但我也有聪明,与你们一样,并非不及你们。你们所说的,谁不知道呢?」《约伯记》13:1-6:「“这一切我眼都见过,我耳都听过,而且明白。你们所知道的,我也知道,并非不及你们。我真要对全能者说话,我愿与 神理论。你们是编造谎言的,都是无用的医生。惟愿你们全然不作声,这就算为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听我的辩论,留心听我口中的分诉。」《约伯记》16:2:「“这样的话我听了许多。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约伯记》16:4:「我也能说你们那样的话,你们若处在我的境遇,我也会联络言语攻击你们,又能向你们摇头。」《约伯记》19:21-22:「我朋友啊,可怜我,可怜我!因为 神的手攻击我。你们为什么仿佛 神逼迫我,吃我的肉还以为不足呢?」《约伯记》21:2:「“你们要细听我的言语,就算是你们安慰我。」这就是约伯对神的信念发生了偏差。圣经辅导中所谓抑郁症是人对神的信念偏差,约伯明显是偏差了。神怎么会用手来攻击他,神为什么会吃他的肉还不满足?这是他对神的心态不了解偏差了。但你要知道这是哀伤的人心里的抱怨、愤怒和不理解,如果你不能聆听与接纳,听懂他的出发点,然后接纳,你就不合适做扶持者。如果你做扶持有要纠正他不对思想的想法,会造成二度的伤害。你要细心听他的语言,这就算是你的安慰了,聆听就是安慰,聆听就是了解,聆听不是教导,聆听不是提醒。
3) 伤心的人需要安全的空间、聆听、接纳
约伯朋友的劝导很有真理,却不能帮助他,为什么我这样讲?因为约伯重复对他的朋友说,他需要有人给他一个安全的空间,聆听他的诉求,聆听就是安慰,他不需要教导和劝勉。
因此,伤心的人需要安全的空间,可以把心里的痛苦没有惧怕的分享出来,也需要旁边的人聆听:聆听比教导重要,聆听就是安慰;伤心的人需要接纳;不一定需要劝导;安全空间,分享,聆听,接纳:是教会扶持抑郁症病人的方法。
4) 教导、劝导、建议、提醒——可能造成二度伤害
在扶持时教导或提供建议,很可能造成反弹、反效果、对立和矛盾,甚至二度伤害,这样的想法是不合适做扶持的;约伯对他朋友的教导,有很负面的反应:
《约伯记》19:22:「你们为什么仿佛 神逼迫我,吃我的肉还以为不足呢?」
《约伯记》16:2:「“这样的话我听了许多。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
《约伯记》13:4:「你们是编造谎言的,都是无用的医生。」
他对他的朋友真理的教导反感:你们为什么仿佛神逼迫我?我已经很可怜了,你们为什么不是站在我的一边来帮助我,你们为什么还站在神的一边来对付我?这是他的心态偏差,这个需要通过悔改来纠正心态。
(三)应用我们怎样做扶持?1)小组推动彼此分享与扶持1.每人用3分钟分享过去一周的事情;可以在查经时候用一个小时来分享,每一组6-7个人,每个人用3分钟时间分享过去一周里面发生的事情,不要用太长的时间。2.分享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没有事情分享可以不讲,让第二个人讲。3.最近一周的事情,不是遥远的事情;4.分享自己的感受,不是借机会控诉别人;比如你不是借机说你丈夫这样那样的不是,而是说他不理解你,你觉得很孤单,或者说你感觉没有人理解,你非常难过。5.组员在分享的时候,其他组员聆听;6.分享后:不讨论,不教导,不给意见;
7.结束前每个人为旁边的人祷告。是为他刚才分享的事情祷告,比如他这个礼拜要见老板,因为老板可能要解雇他,这种情况就只要祷告求主来怜悯帮助他有智慧,知道怎样来面对老板、怎样来接受这个事情、怎样在主里得到安慰就是了。
你不要给他意见说为什么你不投诉给人事部的人?为什么你不拿出证据来?你不要给这种建议。假如你有负担,你觉得你这样做了好像不够,比如说你有负担、有感动、有技巧,可以在小组分享以后问抑郁的人说是否愿意跟你单独谈话,但是不要勉强,你可以在报告结束之后去跟他说:你刚才分享的事情,请问下个礼拜我可以找个时间来跟你单独谈一个小时,以便更多地了解你的情况吗?如果他说可以你就约个时间,如果他觉得有勉强有为难,你就不要勉强,说没关系,我继续为你祷告就可以了。
8.要保密:不对小组以外的人讨论小组里面分享的事情;互相提醒需要保密。
以上建议非常简单,其实就是六七个人每人用3分钟分享过去一周的事情,分享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的事情,最近的事情而不是遥远的事情,不是你的得救见证而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借机会控诉别人。
2)单独与抑郁的人讨论
1.假如你有负担,有感动,有技巧,可在小组分享后,问抑郁焦虑的人:是否愿意跟你单独谈话;不要勉强;
2.找一个适合的地方,一个适合的时间;
3.第一次单独谈话后,假如彼此觉得适合,可以再跟进;
你要提供扶持,你可以跟他先说好、说清楚: 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 为期大概六周;我陪伴你走第二阶段;
5.每次时间太长:有可能造成依赖,自己烧尽,对方烧尽……;一周超过一次一般是不合适的,两周一次时间就相隔太多了,一个月一次就等于没用了,每周一次,每次45-50分钟都是这样做法的。
6.六周后应该考虑走第三阶段;走6次以后,他觉得还继续有需要的,应该建议他走第三阶段,要不就药物治疗,要不就专业治疗,如果你提供长期的扶持,你可能受不了,他也可能依赖你,也可能做不来。
7.最好有督导帮助你。可以建立一个督导小组。
3)单独与灰心者讨论问题
单独谈话的时候谈什么了?建议讨论下面的7个问题,每次讨论一个问题,不要超过45分钟。
1.最近情况如何? 用提问的方式不是用建议教导的方式。
2.情绪低落已经造成什么困难和问题?
3.你认为情绪低落的原因在哪里?
4.这情况发展下去会怎样? 发展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
5.你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如何帮助你? 教会可以怎样帮助你?
6.你认为这是一种病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如果是,又应该怎样处理?
7.有消极活不下去的感觉和想法吗?
这是7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每次讨论好一个之后再讨论另一个,你做回应祷告结束,然后下一次再来。
4)假如有人来问你应该怎样做回应
在个人讨论的时候,如果他来问你: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一般不适合说出你的意见, 因为:
1.很多背景因素你不了解,你的意见不一定是适合的,一般都是不适合的,可以这样讲;
2.他听了你的建议会说:可是何牧师却不是这样说;
3.当他听了之后,如果接受了,他会再去问别人,然后说:徐医生不是这样说的,他叫我应该这样做。这个难题就交给另外一个人了。
所以你要给建议会出很多问题的。除非是家暴,家暴应该建议他们分开一下,你说我问他能不能分开一下,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先分开几天,两周也可以。这样的话双方冷静一下,再讲下一步怎么做,我认为这个是可以建议的。
你可以这样回答:你可能已经想过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
假如他说:我就是不知道,才问你的。他一般会这样讲,因为抑郁症的人有这种无助的情况,一般他会这样回答你,我不知道才问你。
你可以说:你认为有哪几个可能呢? 你因为有几个选择,你就不要直接给意见,比如他问我应该离婚吗?你说你可能已经想过了,你觉得这样做应该吗?他说我就是不知道才问你,你就说你认为除了离婚以外还有几个选择?每一个选择有什么好处和坏处?你就可以跟着讨论下去,这是我的建议。
5)聆听讨论后:回应结束
讨论后,可以用以下的3个回应来做结束:
1.建议跟进:“我可以用六周陪伴你走过这低谷吗?”
2.不要说“万事互相效力”,可以建议一起寻求这情绪低谷的意义。可以说我们一起来找到你这个情绪低落的意义在哪里,求主来帮助我们,你这样讲就可以了。
你也可以考虑简单解释:“你的内疚,后悔,灰心,信心软弱是情绪抑郁低落的后果,不是造成抑郁低落的原因”。
例如一个传道人抑郁了,他跟我讲他的诱因是因为他的儿子要回去读研究院,他就把他的银行存款拿出来给他,没想到给了儿子存款之后,他的房屋贷款又增加了,他就感到付贷款有些困难,于是他就非常的抑郁。讲完之后他就开始说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缺乏信心,连站起来讲道都觉得很大的困难,觉得我怎么能够劝勉别人,我自己都不能劝免我自己。我跟他讲说,其实你现在这种对神没有信心,觉得没有办法走过经济上的危机,这个是抑郁症的后果,不是造成你得抑郁症的原因。
他听了之后说我怎么没有想过,确实是这样,他说我做一个传道人已经30年了,以前经济艰难的时候不知有多少次,每一次神都把我带出来,每一次我都没有现在这样的低落,为什么现在会这样低落而以前没有呢?我现在才知道这是抑郁症的后果,而不是造成抑郁症的原因,他这样理解之后抑郁症就好了一半。
用读经唱诗结束“我们可以读诗篇,唱诗,一起祷告?” 然后你跟他读经唱诗,唱一首诗歌,读一篇诗篇,然后做一个祷告就可以结束了。
(四)结论:教会需要处理抑郁症患者
1.按程序:提供扶持。我认为扶持是程序的第二步,所以教会需要来面对和处理教会里的抑郁症的人,不能不理,不能装作没有看见,教会应该按程序来处理,提供扶持。
2.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转接,开始专业治疗。如果你已经做了6次的扶持,他还是抑郁的话,就应该转接。你应该接受说抑郁症的专业治疗是安全与有效的,证据是很强的。
3.盼望和鼓励更多基督徒投身精神健康专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也盼望有人愿意站起来做见证,打破这个病患。

更多讲道查经材料
播客存档
播客订阅方法

August 28th, 2022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