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博士魯比尼最新預言
  世界不會一片黑暗,但必須看清十大威脅,才能掌握先機。
  一本書看懂未來經濟大勢╳一上市即登上亞馬遜暢銷書榜
  位居總體經濟、國際經濟、地緣政治、金融預測四大分類TOP 1

  通膨趨緩、股市在漲,景氣轉好?看懂經濟邏輯,別被雜音誤導!
  史上最大債務危機將至,承平時期的民間與公共債務,比二戰時期高;
  高齡化、自動化遠比全球化危險,逆全球化將使生活成本攀升;
  大短缺來臨,供需風險夾擊,當前大停滯性通膨危機,超越1930年代大蕭條……
  未來眾多災難匯集,這本書教你如何看好荷包,做好風險管理。

  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一向被謔稱為「末日博士」,直到他對2008年次貸危機和金融海嘯的預測成真,大家開始關注他的發言,可惜為時已晚。現在,他帶著更驚心動魄的重要預測提前警示,幫助你正確理解未來,做好準備。

  魯比尼最新預言︰10大供需負面衝擊正在發生,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停滯通膨型債務危機,威脅程度有如 1970 年代的停滯性通膨與 2008 年的債務危機大匯流。然而,大多數人不僅毫無警覺,甚至期待疫情過後就能回到原本的工作與生活。這很可能是大誤判!

  新警訊清晰可見,大難臨頭的危機不只一個,也不是兩個,而是十個。
  1. 史上最大債務危機將至,先進國家債務率超過400%,中國等新興國家債務達天際。
  2. 民間與公共債務違約潮來襲,投資人應慎防企業詐欺、做假帳。
  3. 「生不如死」,人口結構定時炸彈倒數,高齡化、缺工潮、大裁員三重壓力夾擊。
  4. 政府政策失誤,加上富人利用體制作弊,不斷將經濟推入寬鬆陷阱與泡沫榮枯循環。
  5. 大停滯性通膨來了,這次比1930年代緊縮性大蕭條更危險的。
  6. 貨幣崩潰性貶值,加密貨幣崩盤,金融市場陷入動盪。
  7. 「全球化已死」,內向型政策盛行,離岸外包,變友岸外包。
  8. 人工智慧衝擊,AI接管工作,然後可能接管人類。
  9. 新冷戰持續,供需大中斷危機加劇,中國不管變強或變弱,對台灣都將更具攻擊性。
  10. 氣候變遷追根究柢是經濟問題,從糧食、原物料到能源短缺,深陷生活成本攀升危機。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危機過後,大眾最後都會忘記,然後事情又回到以前那樣。但這次恐怕不一樣,我們正迎來比過去更嚴峻的停滯性通膨,除非及時採取行動,化解威脅,否則過去享有的榮景,可能都回不去了。

一致推薦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吳中書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林明仁
  財經M平方創辦人 陳佳茹
  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創辦人 王伯達
  《JC財經觀點》 創辦人 王怡人
  《M觀點》創辦人 洪岳農
  《隱市致富地圖》暢銷書作者 股市隱者

  「魯比尼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思路之清晰,為經濟學家中罕見,我從沒見過有誰能把我們當前的財經問題,分析得如此清晰細緻。看完這本書,讀者會對當前局勢有更清晰的掌握,如果央行的專家們能把當中的資訊聽進去,世界也會變得更美好。」──《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魯比尼的觀點之所以重要,並不在於令人害怕,而在於最後往往證明他是對的。在這本書裡描述的十大威脅不只令人害怕,也令人信服。先知道就先有所準備,你一定要好好讀、好好聽進去。」──《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Martin Wolf)

作者簡介

魯里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

  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擔任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系教授長達二十多年,現為該校榮譽教授。他也是魯比尼總經諮詢合夥公司(Roubini Macro Associates)執行長、阿特拉斯資本團隊(Atlas Capital Team)首席經濟學家。

  魯比尼有豐富的政策經驗,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資深經濟學家、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資深顧問,也是IMF、世界銀行等機構重要諮詢專家。

  觀點經常被媒體引用,也經常出現在商業新聞節目中,《金融時報》等經常專訪對象。

November 14th, 2023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Yiluxinian

这里是【易路禧年】,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致力于在最前沿的科学、人文、艺术、思想领域中建立交流与对话,突破思维对立,启迪人生智慧。
请关注易路禧年公众号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出选择。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会主动意识到,为什么会如此选择?
每一个选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潜在逻辑?当我们清楚了这些逻辑链条之后,能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Wangsong

编辑:Ruth

字数:7100

阅读时间:约8分钟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生活充满选择的时代。

在那个并不久以前的过去,人的选择是有限的,因此如何选择也往往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题。

但是今天选择越来越多,对人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如何做出最明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是当今很多人焦虑的来源。

这并不意味着要回到那个“选择有限”的社会,因为选择对人意义重大。

一般来说选择有三种价值:

第一种价值是工具价值

选项的丰富使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可以追求满足自己喜好的东西。

第二种价值是表达价值

选择是我们向世界表明自己身份、品味和喜好的一种途径。无论是服装也好,开的车,读的书,追求的嗜好,参与的公益活动,每一个选择都起到了表达的功能。

第三种价值是心理价值

选择满足了人们的控制欲。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有做主的感觉。

社会学家对无家可归者的研究发现当人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就会逐渐丧失控制感,觉得自己对一切无能为力,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而选择会给人们带来控制感,使人们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无论是帮助受了挫折的孩子还是街上的无家可归者,不应只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派给他们一些任务,让他们做出选择,并看到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变化。这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他们从无力感中走出来。

如上所言,自主权,控制感和自由度都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选择是获得幸福感重要的途径。


然而,选择是好事不意味着选择越多越好。

现代生活的一大困扰就是选择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因此选择也是有代价的。

代价一,选项的多样使简单的决定变得复杂了。

比如从前买牛仔裤只需要知道一件事:腰围。但是在导购小姐告诉你牛仔裤的款式有修身,简约,休闲,宽松,低腰等等选项后,你会开始质疑买和以前那条一样只不过腰围加两寸的裤子还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原本5分钟能搞定的事变得艰难了。

代价二,选项的多样使最终选择的满意度降低了。

在比较了这么多选项的优缺点后,最后选中的幸运儿的魅力会大大减少。

鹤立鸡群的最佳选项现在非常罕见了。经过综合比较后你选中了相对最佳的一款,但它的缺点也在反复的比较中深印脑海。

这会使得人们更容易有选择的后悔,无论是对商品、工作还是男女朋友来说。

过多的选择在生活各个方面引发焦虑。从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喜悦到I want to get out of here的抓狂只需要多加一些选项就可以了。


自由的选择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做明智的选择这么难?

原因就在于作为选择主体的人,往往是不了解自己的,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选择什么。

要做出满意的选择,需要基于过往体验的记忆对自己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预期。

但很遗憾,我们的记忆往往是错的,我们的预期也常常不准确。

首先,我们的记忆并不总反应真实的发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发现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会受峰终效应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记忆主要由两种因素决定:事情达到峰值时我们的感受,以及事情结束时我们的感受

至于整个经历中快乐的部分和不快乐的部分各自所占比例,快乐的长短则和记忆的关系不大。

比如在人们的记忆中,一次为期一周,过程有瑕疵,但结尾有惊喜的假期,往往要比一次长达三周,高潮不断但结尾沮丧的假期留有更深刻和美好的印象。

其次,我们对需求的预期也常常不可靠。

当教授要求参加讨论课的同学选出下面三周课上提供的零食时,同学总是为每周选不同的零食,因为觉得总吃同样的东西会腻。然而当教授让同学们每周只选下周的零食时,人们则一周接一周选同样的零食。

人们喜欢上一个牌子后,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容易吃腻。可见我们对体验的预期常常并不准确。

人类记忆的偏差、预期的不准确,会让我们做出实际上并不符合我们真实需求的选择

相反商家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怎么会这样?

因为商家比我们更想了解那个真实的我们。会用更客观的视角来观察,更中立的不带预设条件的分析从我们这里收集来的数据。而我们自己有时并不那么在意真实的自己。

我们的自我形象一半来自对自己的观察,一半来自于自己的期待。对自我形象的维护常常会扭曲我们的判断。

当我们说这是我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常常意思是这是我觉得我应该要的

我刚到美国时,见到Costco卖莎士比亚全集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因为我以前读过哈姆雷特的中译本,看过北京话剧团演的奥赛罗都很喜欢,想现在可以看原本,一定是很愉快的阅读体验。

买之前我也翻了翻,纸质柔滑,印刷精美。但买回来以后,我就发现我对高尚文学的爱好显然并没有很强烈。我虽然愿意和别人谈莎士比亚,可实际上花了更多时间去读的是网上的武侠小说。这本着名的莎士比亚全集在我们家用来挡过门,用来把显示器垫高,但我始终没鼓起勇气读过一遍。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了解自己?

第一不要依赖记忆,把经历感受写下来。

一是写下来的经历更全面,也更准确地捕捉到当时的心情,不会被时间扭曲。

二是写的过程就是一个整理的过程,一些思绪想法只有在写的时候才会变得清晰。所以每次全家去度假,我会要求孩子们每晚写游记,把一天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东西记下来。这样才能克服峰终效应。

第二是留意自己如何使用时间和金钱,这比我们所宣称的更好地反映了我们的爱好,优先次序和价值观。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吗? 那么我花多少时间读书,多少时间看油管,抖音的视频?我是个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吗?那么我花多少时间给孩子读书,多少时间在刷微信?

这样的观察帮助我们区别我想要的和我觉得我应该要的。

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内心里喜好巧克力蛋糕,但菜单上来后,他却会点蔬菜色拉,因为后者是他应该点的。又或者在和朋友交谈中,一个人最有热情谈的是如何帮助弱势群体,但当他闲下来时,最让他开心的却是研究暑假的旅游计划。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有必要问一问:那些自己相信应该要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因为它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只是社会或旁人加在我们身上的,这时跟随自己的内心也许是更优的策略。

然而当年龄渐长,你对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应该要的东西更加确定后,那就需要一些毅力,让自己想要的向应该要的靠拢。

因为只有我们真心渴望的东西也是我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的东西时,追求并获得这些东西才能给我们最大的满足

第三是从身边的人身上了解自己

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但要注意赞扬和肯定常常言过其实。

我不是劝大家要拒绝赞扬。赞扬是好东西,它让我们有安全感,更乐观积极,更友善,只是在让赞扬的话成为决策的依据时要谨慎。

比如你听到好几个人夸你知识渊博。然后如果你发现自己开始更多的在自己并不了解的议题上发表意见时,那就是被别人的赞扬误导了。相对来说抱怨和批评对认识自己更有价值。尤其是来自于多人的批评或亲近的人反复的抱怨,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注意到自己刻意忽略的一些问题。

以上说的是对自己的认识。

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才具备了做出明智选择的基本条件。


明智的选择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成功的秘诀不在你掌握了高深的知识,拥有了过人的技巧,而在于是否能避免常见的错误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几个常见的认知偏差

第一个是我们的大脑偏好从故事中获取的信息,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

比如我们在汽车之家网站上看到的,由千百个用户经验总结出来的研究结论:沃尔沃汽车安全性最佳,往往敌不过我们在酒会上听到的一个关于沃尔沃汽车质量很差的故事。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相信故事过于数据。

很多的时候,我们甚至没有努力去获取数据就根据听到看到的故事做了选择。和数据相比,故事更吸引我们,更容易和我们的情感连接。

但故事的问题是它往往不具有代表性。成千上万的人买了沃尔沃汽车6个月内一次也没有坏过,但谁会在酒会上说这个呢?你能听到这个故事恰恰是因为它不代表沃尔沃汽车买家的普遍经验。

这种认知偏差很泛滥的一个领域就是成功学。

我们大概都看过这样的书,作者采访了100位成功人士,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特点,比如说勇于冒险。于是作者告诉我们想要成功,你必须勇于冒险。

但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成功的人中爱冒险的概率很高。而对于你我这些想成功的人,真正想要知道的是如果我学了去冒险,我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应该去采访100个爱冒险的人,看看他们当中成功的有多少。也要看看他们当中失败的是什么样。数据告诉我们95%的创业会在五年内失败,这100个爱冒险的人,也许他们当中很多现在在麦当劳炸薯条,但是没有作者会去讲他们的故事。

所以第一个要避免的偏差是轻信故事,并把他一般化,而忽视客观的数据。


第二个认知偏差是锚定效应。

我们通常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商品的绝对价值,而是通过和其它商品比较来做判断。

一件卖¥800的西装在精品店里会让人觉得很便宜,而在廉价店里就成了奢侈品。因为我们的判断和与之比较的锚点有很大关系。

这张图描述了一个真实的实验,实验者先问每个人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两位,然后请大家估算一瓶酒的价格。虽然身份证号码和要估价的东西毫无关联,但第一个问题在人们的头脑中设定了锚点,结果人们对酒的估价和身份证号码的大小高度相关。

商家知道这一点,会利用锚定效应来促销。

比如经济学人杂志为网络版定价$79,实体版$ 129。随后又推出实体+网络版,仍然定价$129。这个锚使更多的人选择了$129的实体+网络版。

锚定效应非常难以避免,即使实验者告诉大家第一个问题旨在设定锚点来影响大家的判断,人们还是会被其影响。

我们知道有几个因素会影响锚定效应的大小。

第一是情绪,悲伤抑郁时更容易受锚点的影响。

第二是对要判断事物的了解。越了解的事物越少受锚定效应的影响。

第三是自信心。越是自信的人越容易陷入锚定的陷阱。

所以,为减少锚定效应,我们至少有三点可以做:不要在悲伤或情绪低沉的时候做重要决定,不要太快判断自己不甚了解的东西,不要有太多没来由的自信

锚定效应也有积极的一面,大难不死的人常常更积极,因为每一天都是额外的馈赠。所以有智慧人也可以设定一些锚点来提高幸福感。


第三个常导致认知偏差的概念是沉没成本。

比如叫了清蒸鲈鱼的外卖,一尝太咸了。大家是选择扔掉还是吃下去?

在做决策时已经不能改变的成本叫做沉没成本,不管是吃还是扔,订外卖的钱都拿不回来了,属于沉没成本。买鱼花了多少钱就不应该成为影响决策的因素。现在需要考虑的只是扔和吃哪一个给自己更多的益处。

经济学家会把考虑沉没成本称为不理性的行为。但实际上,每个人衡量效益的尺度不一样。

很多人会觉得扔东西太浪费了,浪费感会带来很大的不愉快,咬着牙吃下去虽然受罪,但可以避免浪费感。一条鱼,一双鞋都是小事,但有时顾忌沉没成本会带来大麻烦。

70年代英法两国研发了协和式客机, 很快两国都私下认识到这个项目永远赚不了钱,但为了政治上的面子,两国都没有脱身。另一个常见的沉没成本的例子是股票套牢。我们知道导致我们抓住沉没成本不放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

就像上面吃鱼的例子一样,情感不是不重要,在计算和决策时有必要考虑情感上的投入和收获,只是考虑情感时仍然要用理性。不能被情绪绑架。如果被套牢时卖股票会觉得肉疼,那你也要考虑不卖继续跌的时候肉会更疼,会更睡不着觉。

一个简单的帮你睡着觉的方法就是提前设立止损点。跌到这个程度自动卖,这种机械的规则帮助我们把情绪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这样至少免除了大亏的可能。当然如果你炒股经常被沉没成本困扰,经常肉疼会睡不着觉,那么也许投机性的买股票不是你应该玩的游戏。

另一个和沉没成本相关的概念叫做心理账户

比如你花¥50买了电影票,到影院发现票丢了,多数人不会再花¥50买票。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样就等于花¥100买了一张电影票。

但如果来影院买票时,发现原本钱包里的¥50丢了,虽然丢钱的难过是一样的,但更多的人还会买票。因为他们不会把丢的钱记在电影的帐上。

两种情况下丢失的¥50都是沉没成本,但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导致了不同的决策。

人生中难以避免会有各样意外的倒霉事。我们可以考虑每年制定预算时,建立一个账户,比如1000元,把所有这些倒霉事都算在这个账户上,你可以给它起名叫回馈社会账户

这样做的好处是把这些意外的无法预料的事情变成计划内的,预期中的事情,设立了一个锚点,并对倒霉事重新做了建设性的解读,减少损失带来的不愉快。


第四个常常影响我们做出明智决策的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简单说就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午餐不收钱,你选择了来这里吃午餐,就不能用这段时间做其它的事。经济学上计算机会成本是把它设成所有被放弃选项中最佳选项的价值。

关于机会成本,常犯的错误有两类:

第一类是忽视了机会成本。

小的错误比如为了买一双减价凉鞋,开半小时的车去一家很远的店。没有考虑花费的时间。大的错误比如为了工作业绩拼命加班,而失去了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机会。

第二类是误用了机会成本。

上面说过机会成本等于被放弃的最佳选项的价值,而不是被放弃所有选项价值之和。人们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把所有被放弃的选项加到机会成本的计算中,所以选项越多,感觉机会成本越大,对选择的满意度也越低。

比如你在计划度假地时考虑过三个选项,伦敦,三亚,拉斯维加斯。反复权衡后你选择了伦敦做最后目的地。那么机会成本就是三亚和LV之间更好的那一个。

但人们往往不这么想,会把伦敦和两个放弃的选项的最好之处相比,满意度自然就会降低。

正确看待机会成本是一个困难的功课。如上所述,完全不考虑机会成本,做了选择后就把其它选项忘掉可能可以提高我们的满意度,但增加了忽视真正重要的选项,做了错误选择的可能。

我的建议是在感受比实际结果更重要的选择中,如购物,度假等,尽量忽视机会成本,尤其在选择做出以后;而在很重要的决定中要重视机会成本,尤其在做决定之前。


选择有一个孪生兄弟名叫后悔

后悔使决策者付出更多的情感代价,降低生活的满意度。所以值得花一些时间来了解它。

后悔总体上是个情感上的事情,常常是不理性的。

比起那些因为我们没有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糟糕结果,那些采取了行动却得不到好结果的事情更让人感到后悔。

这被称做忽略偏见(Omission Bias)例如:激烈的篮球比赛的最后几分钟裁判往往不愿吹哨。忽略偏见的影响使人们留在糟糕的工作上,企业继续生产过时的产品。

忽略偏见不是绝对的, 当被问到过去半年里最后悔的事情时,人们常常提到那些结果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而当被问到在过去的全部日子里最后悔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提到自己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

后悔问题之所以这么严重,有一个因素是后悔并不局限于事实,人们常想象一个并不存在的现实,并为后悔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每次现实的不如意都强化了当年做错了选择这一判断。反事实思维常常是被负面情绪激发出来,并带来更多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后悔者常常过度夸大自己在坏结果中起到的作用,而过度自责。为了规避后悔,人们常常逃避做决定,或作最不容易后悔的决定,表现为风险厌恶和求稳,还有不作为惯性。比如一个人买了往返美国的机票却忘了参加飞行常客奖励计划,那么下次有机会报名时也不愿意报名了,因为报了名就会引起没早点报名的后悔。


最后,我们谈谈自主和掌控

选择对幸福感的一大贡献是给了人们自主和掌控的感觉。但是今天选项的泛滥使人们无力应付,反而丧失了控制感,增加了焦虑。

但是,自主和掌控一定能让人幸福吗?

反复被实证研究证实的一点是与幸福感,尤其是长期的幸福感最相关的是有爱的、与他人的关系连接。这包括家庭,稳定的朋友关系,也包括投入精力情感的宗教或社会团体。

而今天在越来越广泛的机会和选择面前,人们为增加掌控和自由付出的代价是降低了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

人们赚得多,给家人提供的更多,但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国人说自己很孤独,孤独感并非来自于没有同伴,有了手机你可以和任何人即时联系,孤独更多的来自于亲密感的缺失。

人们有很多“朋友”,可需要倾诉的时候却觉得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因为亲密感需要费时费力去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表面上看确实减少了我们的自由、选择和掌控。

但和我们的直觉相反,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东西反而会束缚我们。而束缚我们的东西却可以带给我们解放。

在很多重要的生活领域中,灵活性并非优势。一个人如果在每个情景中都要重新做出选择,他很快会陷入选择疲劳,这时我们需要习惯,规则和誓言

誓言的意义就是提前做出一些承诺、让渡一些选择权。这样你就不需要每次都反复权衡利弊。

比如做假账是不可以的,不管这笔假账可以赚多少都一律不做。结婚以后就不和女同事打情骂俏了,不用每次权衡这样做算不算越轨。

而长期这样的坚持不妥协,你将在别人面前建立你的声望,并让自己免受一些攻击和诱惑。

而如果我们不能清晰的界定这些誓言的界限,那么每次有诱人的报价或交易的机会出现时,我们就难免要重新考虑一番。这不仅浪费精力,也会侵蚀我们的自尊和声誉。

声誉不见得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但和其它重要的东西相比,它有一点不同,你可能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在职场或社会上建立你的声誉,但只需要20秒钟就可以毁了它。经常想到这一点,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做法就会不同。

历史学家赫希曼曾提到:人们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常常是两种应对方式:一是寻找摆脱问题,二是努力解决问题

市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寻找摆脱问题的出口。以为在运用“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只是从一个问题逃到另一个问题中。

我们终究无法开除父母儿女、无法摆脱与我们紧密相连的紧密关系。在人际关系当中,逃避问题就不是最好的办法,要正视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而这时候,放弃一些重新选择的权利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比所谓的“自由选择”更好的策略。

March 11th, 2021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Yiluxinian

这里是【易路禧年】,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致力于在最前沿的科学、人文、艺术、思想领域中建立交流与对话,突破思维对立,启迪人生智慧。
请关注易路禧年公众号
嘉宾介绍:何若珍老师,曾任教于南康州大学经济金融系,教授经济与规划课程,是资深的人生导师,生涯规划顾问。多年来往返于波士顿,杭州,北京和台湾等地讲授经济管理,职场规划和人际沟通相关课程。

易:何老师曾经在大学教授《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课程,专门针对大三大四准备毕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今天我们就来和何老师聊一聊关于年轻人在人生规划上的一些问题。不过很多人认为「人生」这个问题太大了,谈人生都是在灌鸡汤。您怎么看?

何:其实很多对人生重要问题的回答,之所以有灌鸡汤之嫌,或者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做起来一筹莫展,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很多很具体的东西抽象化了,把很近的东西讲的太遥远了

如果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掌握,其实是牵涉到习惯的养成

可是习惯很难养成,所谓知易行难。

这是因为我们行为模式没有改变,行为模式没有改变,是因为思维模式没有改变。思维没有改变行为就不会改变,即使改变也是暂时的。可是人的思维要改变非常困难。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思维要改变首先就要改变视角、观点和立场

很多时候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没有改变,以为看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听到一个演讲,就会有新的行为模式出来,这是很困难的。

易: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何: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出ta在这个世界上所被赋予的角色

我们的角色与我们的才干、机会、成长环境各方面都有关系。我们需要在成长过程里理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弱点在哪里,下一步才能够知道如何选择。

当我们知道我们的优势劣势以及应该往哪里去的时候,即使现在所处之处不是最合适的地方,我们也不会迷失方向。

比如,今天这个工作对我整个人生的目来讲不是最合适的,我就会寻找合适的机会换工作,而不是说仅仅因为跟老板处不来或者希望工资高一点这些原因换工作。

那什么叫做合适的机会

——就是能够叫我活得更有意义,更容许我发挥我这个人的功能、更符合我所被赋予的角色的机会

易:现在好像很少提及每个人的角色是什么,反而是我们从小到大习惯被成绩衡量,长大了也会想用这些看得见的成果衡量自己的成功。

何:这是很自然的一种情况,它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就是觉得量化的东西比较具体,用数字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比较简单。

但是这一种衡量成功的方式也常常让人觉得很空虚。

在人类历史上的很长时间,人都是从关系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

从ta的交友、同事以及和家人的关系,来衡量这个人的成功。

但是现在我们用量化的方式,也就是我们能生产的价值、或者市场价值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这样就造成很多扭曲。

比如一位全职母亲的市场价值怎么衡量?她可是家里面最不可或缺的一员。她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市场上,而是体现在家庭成员的生命中。这个往往是今天的社会不予看重的。

易: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对生活和工作的反省。如果一味的以工作和绩效来衡量人生,那么事业崩塌了或者失败了,我们就一无所有了,所以希望更多的投资在家庭中。但是不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投入方式也有区别呢?

何:如果是在制造车间,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是比较可预料的,一分投入有一分产出,投入一个小时生产多少,投入两个小时就生产两倍的东西,虽然是有一个递减的可能性,但是基本上很容易去估算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但是建立关系就不那么容易了。

母亲投入在孩子身上是不知道收回多少的,而且也很少母亲会计算多投入还是少投入一点。更不会说这样划不来所以现在不投入了。

所以我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面其实很辛苦,因为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抵触的地方。投入家庭或者任何一段关系,是不能用数字化或者工业党的思维去做的。

在关系的投入中不是总能有回报,或者说不总能有你期待中的回报。当期盼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就容易失望,失望的结果可能就是回避投入了。

易: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心理调查,其中有一项就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患上了拖延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没有动力去做。这是不是也和对回报的期望有关系?如果回报很低的话,人就倾向于拖下去?

何:这就要谈到对「回报」的看法。

为什么管理人生的关键是排列优先次序呢?因为在经营人生里不可避免地要在取和舍之间做决定

很可惜我们的成长过程里有一种很普遍的教导,就是如果你做的决定是对的就会产生即刻的看得到的回报,所以我们总渴望取更多、舍最少,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教导。

一进入到职场或者还没进入到职场,你其实就会碰到一些该取还是该舍、取什么舍什么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就会觉得很挫败,没有看到任何回报就是失败了。

以至于造成刚才讲的拖延的问题。如果我做这个决定就要舍去那个,做那个决定就要舍去这个,因为都要舍就没办法做决定了。怎么办?拖。拖延本身不也是一个决定吗?这个决定就是我不做。但是最后往往造成懊悔,感觉错过了时机。

易: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呢?

何:想要改变本身是一件好事,因为ta意识到something wrong,哪里出问题了。但问题是改变不难,坚持很难

改变是很痛的。如果不了解优先顺序是什么、到底要往哪里去、为什么要往那里去,我们当然就不愿意忍痛,因为不知道值不值得,唯有你知道值得才会去忍痛。

易:您刚才讲到一个眼光的问题,如果是眼光出了问题,思维模式就会出问题,有的时候眼光出问题可能是我们的眼睛盯住的是别人,反而对自己不了解了对吗?

何:所以要多接触一些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领域,思维才会开放,才会活泼。在成长的过程里面其实不只是我们自己的挣扎,外面也给我们很多的压力。比如父母亲在这上面就很难放的下。什么时候可以信任孩子,跟ta说你就这样做吧我支持你。很困难,父母亲都是用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这样的压力会反映在孩子身上。

易:中国的父母好像都是陷入一种集体的焦虑,这除了社会的压力,是不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观念造成的?

何:父母亲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为什么?为人父母这段时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忙的时候,最辛苦的时候。从二十五岁到五十岁这段的时间,是家庭、职场责任不断增加的时候。如果你意识到你现阶段有很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做,为了这个必须舍掉一些东西。这种时候就需要考虑优先次序的问题。

易:给事情排优先顺序背后有一个逻辑,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但事实上很多人现在越来越面临一种非理性的无力感,明知道这个事情非常的重要,但要着手去做真的很难。

何:人生存的本能其实有很多问题。但是没办法。人离开上帝之后一点生存的安全感都没有,所以我们很难信任别人,处处防备别人

我们只记得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这些都是生存本能。记得危险的事情,而顺利的、好的事情比较容易遗忘。

人不是一种感恩的产物,人本能的行为不是一种感恩的模式。

为了生存我们都记得那些对我们有威胁的,对我们有不好的。这些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模式跟思维模式。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多一点掌控,叫我们能够有一种安全感。但一旦有一部分发现没有办法掌控,我们就想放弃。

而你看那些值得我们效法、羡慕的人,他们在这个关键点上就不一样。他们没有受到环境给他们的限制,而是把眼光放在他们现在能做什么上,一步一步做起来。

易:这个一步一步的从小地方着手开始做,其实是非常关键。我们有时候很多苦恼都来自于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未知的一种惧怕,不敢迈出开始的一步。

何:这个就是个关键了,太多时候我们被两条铁索给困住。

一条锁链是懊悔,过去有很多错失的机会,错误的决定叫我们懊悔,止步不前。

第二条铁锁就是万一,万一叫我们迟疑,不敢迈步。

其实活在当下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只不过都被曲解。

活在当下就是我现在这一块是我的过去跟我的未来中间不可或缺的一块,所以我得要好好经营,使得我这一条人生道路是完整的,是值得走的。

专注在现在能做的。太多时候我们会想如果有一天我就能做什么,那太遥远了,你现在能做什么?

所以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尤其是大四的的学生。我说你现在需要修的必修课程少了,选修的多了,不要去选一些容易拿高分的。你去找工作,你的分数比别人平均高五分,跟你比别人会多说一种语言,在老板的眼里哪个比较重要?

你多出来的时间怎么用?要学一个新的语言,一个新的技能,或者拓展你的知识,甚至去做义工也好。去做义工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来自不同阶层,有不同想法,这也是扩展知识的途径。如果只是上网去看一些你喜欢看的,听你喜欢听的,并不会扩展你的视野,也不会改变你的思维。反而叫你的思维更加狭隘了。

易:跳出舒适圈多想一想别人需要什么也算一个扩展视野的方法吧?

何:或者可以想的更积极一点,从双赢的角度来想。

能够得到的满足其实有很多方式,并不只限于吃一顿好的或者去哪里玩。牺牲时间去帮助别人好像只有付出没有得到。但是很多人会告诉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更多。这就是双赢的思维。

易:我们有时候不敢冒险,总害怕投入了,被人利用了怎么办?

何:简单说,好人难做,吃力不讨好对吗?

其实没有得到期盼的回报是常发生的事。要想完全避免它那很多事情都不要做了。

与其想要去避免不如学习怎样来处理。我的建议是我们从这些经验里面看看是不是能够增加对自己的认知。别人可能碰到类似的情况,可是为什么我们就觉得特别受伤,别人就不会。那是不是我的感受显明了一些倾向,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在挫折里面我们可以学习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易:嗯,多去观察自己然后多去反思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认识自己才能更加有勇气。

February 9th, 2021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Yiluxi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