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易路禧年】,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致力于在最前沿的科学、人文、艺术、思想领域中建立交流与对话,突破思维对立,启迪人生智慧。 |
嘉宾介绍:何若珍老师,曾任教于南康州大学经济金融系,教授经济与规划课程,是资深的人生导师,生涯规划顾问。多年来往返于波士顿,杭州,北京和台湾等地讲授经济管理,职场规划和人际沟通相关课程。 |
易:何老师曾经在大学教授《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课程,专门针对大三大四准备毕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今天我们就来和何老师聊一聊关于年轻人在人生规划上的一些问题。不过很多人认为「人生」这个问题太大了,谈人生都是在灌鸡汤。您怎么看?
何:其实很多对人生重要问题的回答,之所以有灌鸡汤之嫌,或者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做起来一筹莫展,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很多很具体的东西抽象化了,把很近的东西讲的太遥远了。
如果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掌握,其实是牵涉到习惯的养成。
可是习惯很难养成,所谓知易行难。
这是因为我们行为模式没有改变,行为模式没有改变,是因为思维模式没有改变。思维没有改变行为就不会改变,即使改变也是暂时的。可是人的思维要改变非常困难。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思维要改变首先就要改变视角、观点和立场。
很多时候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没有改变,以为看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听到一个演讲,就会有新的行为模式出来,这是很困难的。
易: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何: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出ta在这个世界上所被赋予的角色。
我们的角色与我们的才干、机会、成长环境各方面都有关系。我们需要在成长过程里理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弱点在哪里,下一步才能够知道如何选择。
当我们知道我们的优势劣势以及应该往哪里去的时候,即使现在所处之处不是最合适的地方,我们也不会迷失方向。
比如,今天这个工作对我整个人生的目来讲不是最合适的,我就会寻找合适的机会换工作,而不是说仅仅因为跟老板处不来或者希望工资高一点这些原因换工作。
那什么叫做合适的机会?
——就是能够叫我活得更有意义,更容许我发挥我这个人的功能、更符合我所被赋予的角色的机会。
易:现在好像很少提及每个人的角色是什么,反而是我们从小到大习惯被成绩衡量,长大了也会想用这些看得见的成果衡量自己的成功。
何:这是很自然的一种情况,它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就是觉得量化的东西比较具体,用数字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比较简单。
但是这一种衡量成功的方式也常常让人觉得很空虚。
在人类历史上的很长时间,人都是从关系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
从ta的交友、同事以及和家人的关系,来衡量这个人的成功。
但是现在我们用量化的方式,也就是我们能生产的价值、或者市场价值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这样就造成很多扭曲。
比如一位全职母亲的市场价值怎么衡量?她可是家里面最不可或缺的一员。她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市场上,而是体现在家庭成员的生命中。这个往往是今天的社会不予看重的。
易: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对生活和工作的反省。如果一味的以工作和绩效来衡量人生,那么事业崩塌了或者失败了,我们就一无所有了,所以希望更多的投资在家庭中。但是不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投入方式也有区别呢?
何:如果是在制造车间,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是比较可预料的,一分投入有一分产出,投入一个小时生产多少,投入两个小时就生产两倍的东西,虽然是有一个递减的可能性,但是基本上很容易去估算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但是建立关系就不那么容易了。
母亲投入在孩子身上是不知道收回多少的,而且也很少母亲会计算多投入还是少投入一点。更不会说这样划不来所以现在不投入了。
所以我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面其实很辛苦,因为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抵触的地方。投入家庭或者任何一段关系,是不能用数字化或者工业党的思维去做的。
在关系的投入中不是总能有回报,或者说不总能有你期待中的回报。当期盼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就容易失望,失望的结果可能就是回避投入了。
易: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心理调查,其中有一项就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患上了拖延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没有动力去做。这是不是也和对回报的期望有关系?如果回报很低的话,人就倾向于拖下去?
何:这就要谈到对「回报」的看法。
为什么管理人生的关键是排列优先次序呢?因为在经营人生里不可避免地要在取和舍之间做决定。
很可惜我们的成长过程里有一种很普遍的教导,就是如果你做的决定是对的就会产生即刻的看得到的回报,所以我们总渴望取更多、舍最少,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教导。
一进入到职场或者还没进入到职场,你其实就会碰到一些该取还是该舍、取什么舍什么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就会觉得很挫败,没有看到任何回报就是失败了。
以至于造成刚才讲的拖延的问题。如果我做这个决定就要舍去那个,做那个决定就要舍去这个,因为都要舍就没办法做决定了。怎么办?拖。拖延本身不也是一个决定吗?这个决定就是我不做。但是最后往往造成懊悔,感觉错过了时机。
易: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呢?
何:想要改变本身是一件好事,因为ta意识到something wrong,哪里出问题了。但问题是改变不难,坚持很难。
改变是很痛的。如果不了解优先顺序是什么、到底要往哪里去、为什么要往那里去,我们当然就不愿意忍痛,因为不知道值不值得,唯有你知道值得才会去忍痛。
易:您刚才讲到一个眼光的问题,如果是眼光出了问题,思维模式就会出问题,有的时候眼光出问题可能是我们的眼睛盯住的是别人,反而对自己不了解了对吗?
何:所以要多接触一些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领域,思维才会开放,才会活泼。在成长的过程里面其实不只是我们自己的挣扎,外面也给我们很多的压力。比如父母亲在这上面就很难放的下。什么时候可以信任孩子,跟ta说你就这样做吧我支持你。很困难,父母亲都是用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这样的压力会反映在孩子身上。
易:中国的父母好像都是陷入一种集体的焦虑,这除了社会的压力,是不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观念造成的?
何:父母亲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为什么?为人父母这段时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忙的时候,最辛苦的时候。从二十五岁到五十岁这段的时间,是家庭、职场责任不断增加的时候。如果你意识到你现阶段有很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做,为了这个必须舍掉一些东西。这种时候就需要考虑优先次序的问题。
易:给事情排优先顺序背后有一个逻辑,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但事实上很多人现在越来越面临一种非理性的无力感,明知道这个事情非常的重要,但要着手去做真的很难。
何:人生存的本能其实有很多问题。但是没办法。人离开上帝之后一点生存的安全感都没有,所以我们很难信任别人,处处防备别人。
我们只记得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这些都是生存本能。记得危险的事情,而顺利的、好的事情比较容易遗忘。
人不是一种感恩的产物,人本能的行为不是一种感恩的模式。
为了生存我们都记得那些对我们有威胁的,对我们有不好的。这些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模式跟思维模式。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多一点掌控,叫我们能够有一种安全感。但一旦有一部分发现没有办法掌控,我们就想放弃。
而你看那些值得我们效法、羡慕的人,他们在这个关键点上就不一样。他们没有受到环境给他们的限制,而是把眼光放在他们现在能做什么上,一步一步做起来。
易:这个一步一步的从小地方着手开始做,其实是非常关键。我们有时候很多苦恼都来自于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未知的一种惧怕,不敢迈出开始的一步。
何:这个就是个关键了,太多时候我们被两条铁索给困住。
一条锁链是懊悔,过去有很多错失的机会,错误的决定叫我们懊悔,止步不前。
第二条铁锁就是万一,万一叫我们迟疑,不敢迈步。
其实活在当下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只不过都被曲解。
活在当下就是我现在这一块是我的过去跟我的未来中间不可或缺的一块,所以我得要好好经营,使得我这一条人生道路是完整的,是值得走的。
专注在现在能做的。太多时候我们会想如果有一天我就能做什么,那太遥远了,你现在能做什么?
所以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尤其是大四的的学生。我说你现在需要修的必修课程少了,选修的多了,不要去选一些容易拿高分的。你去找工作,你的分数比别人平均高五分,跟你比别人会多说一种语言,在老板的眼里哪个比较重要?
你多出来的时间怎么用?要学一个新的语言,一个新的技能,或者拓展你的知识,甚至去做义工也好。去做义工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来自不同阶层,有不同想法,这也是扩展知识的途径。如果只是上网去看一些你喜欢看的,听你喜欢听的,并不会扩展你的视野,也不会改变你的思维。反而叫你的思维更加狭隘了。
易:跳出舒适圈多想一想别人需要什么也算一个扩展视野的方法吧?
何:或者可以想的更积极一点,从双赢的角度来想。
能够得到的满足其实有很多方式,并不只限于吃一顿好的或者去哪里玩。牺牲时间去帮助别人好像只有付出没有得到。但是很多人会告诉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更多。这就是双赢的思维。
易:我们有时候不敢冒险,总害怕投入了,被人利用了怎么办?
何:简单说,好人难做,吃力不讨好对吗?
其实没有得到期盼的回报是常发生的事。要想完全避免它那很多事情都不要做了。
与其想要去避免不如学习怎样来处理。我的建议是我们从这些经验里面看看是不是能够增加对自己的认知。别人可能碰到类似的情况,可是为什么我们就觉得特别受伤,别人就不会。那是不是我的感受显明了一些倾向,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在挫折里面我们可以学习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易:嗯,多去观察自己然后多去反思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认识自己才能更加有勇气。
cgcm_media February 9th, 2021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Yiluxi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