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華人福音堂培靈會
【天國與使命人生】
信息系列簡介與思考問題
一. 信息主題簡介
這次信息系列旨在闡釋馬太福音有關「天國」的四個比喻信息,並如何應用在今世天國子民的事奉與生活上,積極實踐「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的使命人生。
二. 講員:賴若瀚牧師 / 博士(美國聖言講道研經學院院長)
美國德州達拉斯神學院神學碩士、教牧學博士。現任美國聖言講道研經學院院長、聖言資源中心會長。曾兼任香港建道神學院、加拿大華人神學院、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班客座教授,主授「當代釋經講道法」。曾擔任2008年香港港九培靈研經會早堂講員;2022年台北研經培靈會新約研經講員。賴牧師著作有十多種,代表作有:《新編十步釋經法》(2025年)與《食經講道——當代釋經講道手冊》(2014年)。
三. 分題(分四講進行)
第一講:【聽道為首、結果開花】(太十三1-23)
第二講:【不計前嫌、神恩遍灑】(太十八21-35)
第三講:【顛覆思考、次序倒掛】(太二十1-16)
第四講:【以終為始、期盼無瑕】(太二十五1-13)
四. 思考與應用問題
第一講:【聽道為首、結果開花】(太十三1-23)
- 「撒種的比喻」這標題,是否切合這比喻的內容?下列幾個標題:「田地的比喻」、「種子的比喻」與「撒種人的比喻」,那一個比較貼切,並舉出理由支持你的論點。
- 種子撒在這四種田地的不同反應,如何反映今日教會信徒聽道的光景?又你經常是那一種的田地?
- 為甚麼有時候聽道受了感動,在過後會蕩然無存?信徒在聽道時該如何慎重處理所聽的道,以防被撒但奪去?
- 在甚麼情況下信徒會硬著心,以致神的道不能入心?怎樣可以使硬心變成柔軟的心?
- 人生在世,無法避免「今生的思慮」與「錢財的迷惑」,它們如何影響道種在我們心中發芽生長?又當如何避免?
第二講:【不計前嫌、神恩遍灑】(太十八21-35)
- 饒恕七十個七次似乎是難於登天的事。為甚麼主耶穌要列出這樣高的要求?
- 基督徒饒恕人的基本原因與動力在哪裡?一個經常感念主恩的信徒,是否比較容易饒恕別人?
- 在你的心中是否有一座不大不少的牢獄,裡面關押著一個或多個你不能饒恕的犯人呢?該如何才能讓你將他(們)釋放?
- 若是不能忘記,是否就等如不能饒恕?
- 若是對方沒有道歉,我是否可以不饒恕?
第三講:【顛覆思考、次序倒掛】(太二十1-16)
- 「葡萄園的工人的比喻」可以有那些不同的解釋與主題?你認為耶穌講述這比喻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是甚麼?
- 耶穌藉着這比喻所傳達的信息,如何顛覆了當代,甚至是現代的價值觀?
- 活在世上,可以尋求「公平」的對待嗎?我們與人相處或同工,除了尋求「公平」之外,還可以有甚麼更高尚的情操?
- 這比喻說明事奉主的態度與動機當以甚麼為標準?
第四講:【以終為始、期待無瑕】(太二十五1-13)
- 比喻中的「童女」、「新郎」與「油」等細節可有代表性的意義嗎?
- 「聰明的童女」與「愚拙的童女」之間的差別在哪裏?試從她們之間的差異,並耶穌所提供的結論(13節),找出這比喻的主題。
- 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你最希望自己正在做甚麼呢?
- 活在世上,你是否定睛在永恆的事物上?你人生的種種決定,當如何在基督台前交賬?
- 你願意用「以終為始」的態度來生活嗎?有甚麼具體的實踐方案呢?
【聽道為首、結果開花】(太十三1-23)賴若瀚牧師 【天國與使命人生】培靈會第一講 (剪辑版)
第二講:【不計前嫌、神恩遍灑】(太十八21-35)
第三講:【顛覆思考、次序倒掛】(太二十1-16)
第四講:【以終為始、期待無瑕】(太二十五1-13)
Related
Dongjun Jiao April 13th, 2025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