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有点沉重,但又绕不开的问题:全能全善的神与人间的苦难如何相容?

2015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在谷歌上寻找上帝》的文章。里面统计了当人们质疑上帝时,他们会问谷歌什么问题?”排在第一位的问题是:“谁创造了上帝?” 我们在第一课时讨论了这个问题。基督徒所说的这位创造一切而没有创造者的上帝不仅不是逻辑上的漏洞而且是逻辑的必然。这是一个纯理性的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排在第二位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为什么上帝允许苦难存在?”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不是个纯理性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理性的回答可以令人满意。而第三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也很触动我的心。它是:“为什么上帝恨我?” 有很多种情境可能使人问出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它让我们意识到,在经历毁灭性的苦难时,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他们挣扎有多么深多么痛。但另一方面对所有基督徒来说,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所有哲学宗教中,基督教是唯一把爱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一个。神就是爱。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觉得上帝恨他们。我们,我的意思是说普世教会,显然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或是做的不够。

这一悖论以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的名字命名,但它很可能并非出自伊壁鸠鲁之口。它的基本论述是这样的:如果神是全能的,那么祂有能力消除苦难。如果神是全善的,那么祂会愿意消除苦难。既然苦难广泛存在,则神不可能既是全能的又是全善的。这个论述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无懈可击的逻辑和无懈可击的结论完全是两回事。这个悖论不是无法解决的。在古代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这个悖论提出了很多的解释。我们如果有时间会简要的介绍一些,但我想强调的是在古代,对这个悖论所有的解释都不质疑神的全知,全能和全善,都是致力于调和苦难存在的现实。这种状况在启蒙运动时期发生了变化。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那天是诸圣节,大家清早都来到教堂,点起蜡烛,纪念历代圣徒。地震突然袭来震垮了教堂,打翻了烛火引起全城大火。恐惧的人们逃向空旷的海边,惊讶地发现大海不见了,原来大海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烂泥地。40分钟后,海啸汹涌而至,淹没了港口和downtown的大部分地区,4万多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生命。
这场灾难对欧洲的知识界影响巨大。像以前的每一次灾难一样,它使人想到伊壁鸠鲁的问题,但和以前不同,人们更多问的,不再是神,你要借着灾难对我们说什么?而是神,灾难发生的时候你在哪里?人们开始质疑神的全能和全善。人们对苦难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巨大转变的背景就是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人们刚刚发现了理性的强大力量。人们开始质疑国王贵族平民这样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开始质疑上帝神父平信徒这样的宗教秩序。质疑权威,反对权威,突破一切以前不能靠近的界限成了时髦的事情。人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对奥秘的敬畏就越来越少;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越来越强。谦卑,尤其是在神面前的谦卑,就越来越被遗忘。在这个背景下,世俗化的现代人和古人在对待苦难的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世俗社会认为生活的意义就是拥有尽量多的自由来追求尽量多的快乐。在这样的世界观里,苦难没有任何意义,它只是我们快乐生活的中断,它完全不是我们理想人生故事的一部分。苦难必须尽一切可能来避免,来最小化。苦难来临时,我们把对付它的任务外包给专家,有医生,有咨询师,有保险,因为苦难就是一个我们很想保持距离但有时不得不对付的东西。疫情期间,大家也许在教会听到过一个说法叫“不要浪费这次苦难”,很多人问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浪费金钱。浪费这两个字后面跟着的都是资源,是我们可以利用可以从中得益处的东西。现代人很难想象苦难是一种资源,是一个机会。更觉得苦难就像鞋底踩上的一口痰,最好连看都不要看见就把它除去。这和古人非常的不同。古人认为苦难是我与世界之间关系失衡而表现出的症状,最需要处理的不是痛苦的感觉,而是这苦难揭示出的我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苦难是机会,是警戒的信号,要我们能直面其背后的根源,通过修身,调整,成长来重建平衡。CS Lewis说古代的智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使灵魂顺应现实,而解决之道在于智慧、自律和美德。而对现代人来说,问题却变成了如何让现实屈服于人的意愿:解决方案是技术。
技术为我们减少苦难,对付苦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当那些避无可避的苦难,比如亲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健康的丧失来临时,人们就会发现世俗的苦难观没能为现代人提供任何工具,现代人不得不走私那些古代的智慧。前些年,纽约时报有篇文章叫苦难降临时,人本主义者去哪儿了。12年康州Newtown大规模枪击案发生后,受害者一下收到无数的prayer and thought,一辈子没去过教堂的人,亲人去世时却要在教堂办葬礼。这在我们华人世界中也很常见。微信朋友圈中,你经常会看到某歌星,球星去世了,人人都留言说XX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眼泪,天堂里还有音乐,还有足球。这些人中的多数平时并不相信天堂。但是如果苦难只是幸福生活的中断,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死亡就是幸福生活的终结,没有任何技术可以扭转。这时人本主义者的工具箱里什么都没有了,他只能借助天堂,来世这些来寻求慰籍。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在生死的瞬间给天堂一个passing glance,他只能得到一点暂时的安慰,却无法获得一个真正的信仰可以带来的力量,喜悦和盼望。
我们再回到伊壁鸠鲁悖论:谈谈神的全能和全善。就像我们以前讨论过的,神不是全能的,神不能让两个球队同时赢得同一场比赛。如果这场比赛是足球世界杯的决赛,双方球员都已经为之付出了至少四年的辛劳,双方球迷可能已经等待了几十年,失利会给球员球迷带来极深的痛苦。神没有办法不让这样的苦难发生。但是,在一个按照神的心意运作的世界里,我非常确信,二十几个小伙子追一个皮球这件事不会像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那么重要。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人们说足球就像宗教一样,因为人们想在足球中寻得本应在宗教中寻得的东西:人生的significance,重要性。群体的荣耀和价值。对此我觉得,今天的美国,太多人把政治当作宗教,想在政治中寻得只能在信仰中得到的东西。当我们输掉了一场比赛,输掉一次选举,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生意,呕心沥血10年写了一本书,画了一幅画,拍了一部电影,推出以后恶评如潮,我们肯定会痛苦,而痛苦的程度取决于这比赛,这生意,别人的好评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我们的身份,价值越是与这些事相连接,失去它们带来的痛苦就越强烈。基督教的信仰说,我们最重要的身份是神的儿女,我们彼此是弟兄姐妹,这是延续到永恒的身份,无论你多富有或是多贫穷;我们最可宝贵的价值是神爱我们爱到宁愿舍己。无论我们有多成功或多失败。有了神,有了信仰,也还是会失败,会痛苦,但我们越是在这样的信仰中扎根,就越能面对失败的痛苦。这是信仰对这类苦难的回答。
神是全善的,但他的善并不会与每个人的期待都相同。让你吃好玩好一点不感到无聊是导游小姐最大的善,但不是父母最大的善,更不用说神了。我们会让孩子去打体育比赛,清楚地知道他可能受伤,他一定会经历失败。我们还是让孩子去,在他们想放弃时鼓励他们坚持去受苦。这能说父母不良善吗?世上一切真正值得拥有的好东西,几乎没有哪一样是你坐在沙发上,你先生或你太太可以用盘子给你端过来的,勇气,谦卑,自制,信实这些只能在挑战中获得,在苦难中增强。孩子在失败中学到的总比在成功中多,尤其是当孩子身边有爱有支持,有陪伴和他一起走过失败的人的时候。神也是这样,他的善意和苦难并不矛盾。
用苦难的存在来否认神的存在只在一种情况下成立:就是你所说的是一种类似阿拉丁灯神或机器猫的神。如果我们相信神的存在是为了服务我们,苦难就真的成了一个无解的问题。
基督教的苦难观:和佛教不同,基督教认为苦难是真实的,不是幻象。解决苦难的方法不是认清这一切都是虚空,不是断舍离。我不反对断舍离,女士们看看自己的衣柜,男士们,你们干什么了,对花那么多时间刷视频,我们有很多需要断舍离的,但基督教不认为detachment是解决苦难的出路。佛经上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爱会带来苦难,基督教也是承认的。但在佛经里,避免苦难是第一位的,为了避免苦难,我们要把自己和爱的对象分开。而基督教说爱是第一位的,为了爱,我们有时要拥抱苦难。约11:35 耶稣哭了。耶稣的爱是attachment的爱,他不像希腊神话里的宙斯,坐在奥林匹亚山颠,指着尘世中的人说,你们的苦难都是自找的(奥德赛 卷1)。耶稣看到人世间的罪和苦难,他亲自来到世间,成为人的样子。他把自己和他爱的人连接在一起。世人的痛苦就成了他的痛苦。他为此而哭泣。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养孩子是一种苦难,就算你的孩子又听话,又能干,又贴心,一工作就送你好几张信用卡,把他养大的过程还是有很多苦难,他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你会觉得比自己被欺负了还生气,他生病住了院,你会宁愿让病生在自己身上去代替他。这个疏离和连接(detachment and attachment)是基督教和东方宗教极大的不同,爱是至高无上的,我们面对苦难时首要的考虑不是苦难能不能避免,而是苦难值不值得。
第二,和强调克己复礼,坚忍为德,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东亚文化不同,基督教勉励信徒在苦难中坚忍,但不把忍耐本身当作荣耀。忍耐的目的:持守信心才是荣耀。神允许,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哀伤。圣经里有许多“错误”的祷告。诗篇88是个很奇怪的章节,全篇没有对神的赞美和感谢,全是痛苦的呼号,对神的呼吁和隐隐的埋怨。全篇的最后一个字居然是黑暗。神允许这一篇留在圣经中,他允许诗篇的作者,也允许约伯,约拿,哈巴谷这些先知在苦痛中向他抱怨。因为神不是一个拿着尺子衡量我们走的每一步的教导主任,他是浪子的父亲,是哀哭者的同伴。所以在教会里表达自己的伤痛并不是灵命软弱的表现,心里面已经碎成了渣,外表还披着钢盔铁甲,这不是神喜悦的样子。
第三,和信奉业报(karma)的宗教不同,基督教承认苦难常常是不公正,不成比例的。大家还记得上周我们讲的,karma理论上永远是公正的,你现在遭的罪都是过去造的孽的结果。但圣经不是这样的看法。传7:15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反享长寿。9:11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9:2 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好人、洁净人和不洁净人,献祭的与不献祭的也是一样。圣经说我们离开神以后,生活在一个罪的世界,苦难和不公正是普遍存在的。神要我们看到人生脆弱的真相。我们不该以为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是应有的常态。也不应该以为严守诫命,忠心服事就可以蒙神护佑,远离苦难。有这样幻想的人你只要看看耶稣的一生就知道了。
第四,和许多二元论的宗教不同,基督教不认为物质和身体是恶的,不把身体的苦难看作偿还罪债的途径,基督教鼓励信徒过简朴的生活,但不鼓励苦修,自残身体,虽然历代都有基督徒这样做,可能是受了其他宗教的影响,但这从不是圣经的教导。歌2 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的。基督徒不追求苦难,主耶稣说你们要灵巧像蛇。但为了爱神爱人的缘故,基督徒也要学习不回避苦难。还是那句话,苦难,无论是追求还是躲避都不是第一位的,爱是第一位的。
神容许苦难的原因:其实基督教神学体系里有专门一个分支来回答伊壁鸠鲁悖论,叫做神义论(Theodicy),专门调和世界上存在的邪恶和苦难与一位公义、慈爱且全能的神之间的关系。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去找书来看。我今天不准备介绍这些哲学神学的内容,两个原因,一是理科生看这些内容觉得非常吃力,有很多问题觉得它没讲清楚。我自己也不觉得信服,就不介绍给别人了。第二个原因更重要,苦难归根结底不是一个智力问题,不是你懂了一篇道理,你就能处理好的。这些神学的论述在我没灾没病坐在书房里的时候尚且不能说服我,当我陷入苦难的深渊时,很难指望这些理论能帮的上忙。基督徒要在苦难中不跌倒需要一些更有力的资源,更可靠的方法。
但是上周我们讲了,人有个很强的本能想要知道事情的原因,尤其是苦难的原因。苦难来临时人们问的最多的是为什么是我?没有理由的苦难是最难承受的。所以很难不让人们去寻找答案。有些苦难的原因很容易找到,神让苦难临到来惩戒过去的罪,来使人悔改。比如约拿,当他逃避神的呼召,神让风暴淹没他,让大鱼吞食他,使他觉醒,悔改;又比如浪子。他轻看父亲的爱,只想要父亲的财产,苦难让他发现他没有了父亲的爱,终究也留不住财产,而当他悔过,当他回家,他就重新得到两者。有些苦难当时看不出原因,但事后就可以看得很明白,比如约瑟,他被嫉妒,被出卖,被诬陷,被遗忘。这苦难是为了训练他,助他成长,使他从一个骄纵的被宠坏的孩子成为神合用的器皿,在神的救赎中起到关键作用。有一些苦难当事人始终不明白原因,但圣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比如约伯。神允许苦难临到约伯身上,就是为了让约伯自己知道,也让魔鬼和世人知道,人可以单单的爱神,不是为了神的祝福,神的奖赏,就是因为神的本性而爱神,并让约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终极的平安和自由。但还有一些苦难,人们很难找到答案。传8:16-17 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乃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必查不出来。找不到原因的苦难确实是很难受的。这时就是我们对神的信心要起作用的时刻。
基督徒和那些古希腊悲剧里的人物不同。我们并非无助的成为不可抗拒的命运的牺牲品,我们是在一位有智慧有慈爱的神手中。我们深陷苦痛中的时候,很难不想不问,神,你动动小手指头就可以把我的问题解决,你为什么不做?当我们用神无限的能力来质疑他为什么不来解除我的苦难时,我们也要承认他亦有无限的智慧。我们看不出原因不意味着没有原因。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不知道,不理解,甚至心中充满疑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在苦难中摧毁一个人的信仰的不是疑惑,而是确信。是你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时,就确信这样的原因是不存在的,是在你痛苦呼喊神,寻求他拯救,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时,就确信神根本不爱我,甚至根本不存在。生活就像一场和神的网球赛。神会发出各式各样的球,有时候让你回的很舒服,有时候让你跑个半死,无论你有多聪明,花了多少时间研究,你都无法预测下一个球会发到那里,他来球的原因是不可知的,但是每一个来球都有一个意义一个目的,当我们回球回的正确,我们就实现了这个目的。这个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是认识自己的渺小和脆弱,是除去自己的骄傲和错觉,是学习把眼光投向神,是珍惜和感恩,是培养品格,是塑造灵魂,是从罪里惊醒,回转。重要的不是原因而是意义。当我们抓住了意义,我们就有可能成长,就不会浪费苦难。
你看,我们常常不知道所遭遇的苦难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们知道这原因不是什么。它不是因为神不爱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太渺小,神根本不在乎。当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想到当晚他将要被出卖,被抓捕,被审讯,第二天要被鞭打,被凌辱,被钉死,他恳求父神能不能让他不受这些苦,他可以选择离开,但那样世上这些被罪辖制的人就没救了,耶稣没有选择离开,他为我们的缘故,甘心接受了这些苦难。如果当耶稣自己面临最沉的黑暗,最深的苦难时尚且没有放弃我们,你想他会在我们面临黑暗,苦难时放弃我们吗?我们知道他爱我们。我们也知道他明白我们,因为他也经历过贫穷,卑微,压迫,背叛,他是那个有attachment love,让我们的悲伤成为他的悲伤,与门徒一同哭泣的神。我们还知道他承诺有一个计划,最终会擦干一切眼泪,修复一切破碎,弥补一切遗憾。这些够吗?这能算是他给我们所受苦难的答案吗?理科生会说不够,这只能算是半个答案,毕竟它还是没有解释我们为什么受苦,但我想所有人在真正明白了耶稣为我们所做的之后,都会承认,这是半个答案,但这是重要的那一半,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那一半。
苦难就是我们的健康,家庭,事业,亲友的爱,这些我们生命中的光会一盏盏的暗淡而熄灭,当它发生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比自己的经验,智慧,能力更强大更靠得住的东西来托住我们。
Suffering is a problem not a question, Christianity provides a solution not an answer
苦难不是一个题目,而是一道难关;基督教提供的不是一个解释,而是一条出路。
苦难有很多种,不要试图用一种方法来对付苦难(源自自己罪的苦难带来内疚和羞愧,源自别人罪的苦难带来愤怒和怨恨,源自自然的苦难带来伤心和恐惧,找不到原因的苦难带来困惑与怀疑)
每一位受苦的人有个性,经历上的差异。适用于一个人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人
要哭泣。对自己和上帝坦诚你的痛苦和悲伤是至关重要的。不要以信心的名义否认或试图控制你的感受
要信任。最终我们要能说出“不要照我的意思,要照你的意思”

要祷告,要读圣经,要参加崇拜,即使它有时是干枯的或痛苦的。
要倾听自己的内心,更要对内心说话。不要任凭情绪淹没自己
要自我反省。不是硬要找出自己的罪,而是反省逆境暴露了自己哪些弱点
要重新安排我们的爱。苦难表明,有些事情我们爱得太多了,或者我们爱上帝太少了。比以前更爱上帝,苦难才会使我们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要从上帝那里获得恩典和宽恕,并向他人给予恩典和宽恕。

December 2nd, 2024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