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roken: A World War II Story of Survival, Resilience, and Redemption》是Laura Hillenbrand於2010年出版的一部非虛構作品。此書細緻地描述了Louis “Louie” Zamperini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生活故事。以下是關於這部書的一些基本信息:

主角: Louis “Louie” Zamperini,原是一名出色的奧林匹克中距離跑步運動員,他曾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上代表美國比賽。

主要情節:

早年生活: 書中描述了Zamperini的早年生活,他在加利福尼亞長大,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但最終通過跑步找到了方向,這使他得以參加奧運會。
飛行員: 隨後,Zamperini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空軍飛行員。他的飛機在執行任務時墜入太平洋,他和另外兩名機組成員漂流在海上,努力生存47天,直到被日本軍艦捕獲。
戰俘: Zamperini在戰爭中成為日本的戰俘,並在不同的戰俘營里受到了殘酷的虐待。尤其是在一個名為Mutsuhiro “The Bird” Watanabe的軍官的手下,他經歷了無數的折磨。
戰後生活: 書中也詳細描述了Zamperini戰後的生活,包括他如何與心理創傷鬥爭,最終找到寬恕和救贖的旅程。
風格和重點: Hillenbrand的敘述細緻入微,她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來確保故事的準確性。此書不僅關注Zamperini在戰爭中的經歷,而且重點強調了他的堅韌不拔、恢復和寬恕的能力。

評價: 《Unbroken》在出版後受到了廣大讀者和評論家的讚譽,成為了暢銷書,並被改編成了上面提到的電影。

總體而言,《Unbroken》是一個關於勇氣、堅韌不拔和人性光輝的動人故事,深入地探討了一個人在極端困境下如何維持尊嚴、如何克服心理創傷,以及如何最終找到寬恕和救贖的能力。

October 8th, 2023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是一系列由英國作家C.S. Lewis(魯益師)所寫的兒童奇幻小說。這系列共有七本書,故事圍繞著一個名叫納尼亞的奇幻世界,這裡的動物會說話,魔法隨處可見,且不斷有英國的孩子們穿越到這個世界來經歷冒險。

以下是七本書的名稱和簡單介紹:

《獅子、女巫和衣櫥》(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故事描述四個兄妹穿越到納尼亞,幫助獅子阿斯蘭打敗邪惡的白女巫。
《凱斯彼安王子》(Prince Caspian):納尼亞經歷了時間的跳躍,四位兄妹再次被召回,協助凱斯彼安王子對抗篡位的叔叔。
《黎明行者號的航行》(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敘述艾德蒙和露西兄妹以及他們的表兄尤斯提斯在納尼亞的海洋冒險。
《銀椅》(The Silver Chair):露西和艾德蒙的表弟尤斯提斯與新朋友朝著北方冒險,尋找失蹤的凱斯彼安的兒子。
《駿馬與男孩》(The Horse and His Boy):描述納尼亞和南方國度卡隆的故事,一個男孩和一匹會說話的馬的冒險。
《魔法師的外甥》(The Magician’s Nephew):是整系列的前傳,講述納尼亞的創世故事和阿斯蘭如何創造這個世界。
《最後的戰役》(The Last Battle):納尼亞的最後一場戰爭,和整個世界的終結。
魯益師(C.S. Lewis,全名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是一位英國學者、小說家和基督教神學家。除了《納尼亞傳奇》外,他還寫了很多關於基督教的書籍,如《基督教的奧秘》(Mere Christianity)和《人之痛》(The Problem of Pain)。他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受到廣泛讚譽,而且至今仍然受到讀者和學者的尊敬。

October 1st, 2023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魔戒三部曲》是由英國作家J.R.R.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創作的一部史詩奇幻小說系列,包括以下三部作品:

《魔戒現身》(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一部,於1954年出版。故事的主要焦點是一個小型團隊,由一名霍比特(Hobbit)名叫弗羅多·巴金斯(Frodo Baggins)領導,他們試圖摧毀邪惡的魔戒,以阻止黑暗領主索倫(Sauron)的復興。這個任務將他們帶入了中土世界(Middle-earth)的各種冒險,包括與各種不同種族的角色相遇和戰鬥。

《雙塔奇兵》(The Two Towers):這是系列的第二部,於1954年出版。這一部分擴展了故事的多個情節線,包括弗羅多和他的夥伴們的旅程,以及人類和精靈的聯軍對抗索倫的軍隊。其中一條情節線還關注着迷失的霍比特冒險家梅里(Merry)和皮平(Pippin)在森林裡與樹人相遇的經歷。

《王者歸來》(The Return of the King):這是系列的最後一部,於1955年出版。它彙集了所有的情節線,包括弗羅多和他的夥伴試圖完成任務,以及中土世界各地的戰鬥和角色的發展。這部小說描寫了最終的決戰,以決定魔戒的命運,以及索倫的命運。同時也為中土世界帶來了一場巨大的變革。

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作為一部史詩奇幻小說,以其精湛的敘事技巧、豐富的中土世界構建和深刻的角色刻畫而聞名於世。這部作品也包含了許多主題,如友誼、背叛、勇氣、命運和權力的腐化,深刻探討了人性的各個方面。它被廣泛認為是奇幻文學的經典之一,對整個奇幻文學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被改編成了一系列非常成功的電影,由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執導。

September 24th, 2023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2023秋季主日學:名著名畫話信仰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於1862年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學名著。這部小說被認為是19世紀法國文學的巔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一。它不僅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還影響了法國社會和政治的演變。

以下是關於《悲慘世界》的一些重要信息和主要情節:

故事背景:小說的故事背景設置在19世紀初法國。它反映了當時社會不公正、貧富懸殊、法律體制不完善等社會問題。

主要角色:故事的主要角色包括貧苦的冤犯讓·瓦爾簡(Jean Valjean)、警察檢查員雅弗爾(Inspector Javert)、單親媽媽芙恩蒂妮(Fantine)、她的女兒科賽特(Cosette)、革命者馬呂斯(Marius)、以及吉梵尼(Gavroche)等。

情節概要:故事的中心圍繞着讓·瓦爾簡展開,他因偷麵包而被判若干年的苦役,但最終逃脫並改變了自己的身份。他在新的身份下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城市領袖,但仍然受到警察檢查員雅弗爾的追捕。故事還包括了其他角色的命運,以及法國社會的不同階層和政治動蕩。

主題:《悲慘世界》涵蓋了多種主題,包括愛、惡、正義、復仇、社會不公、革命等。雨果通過小說呼籲社會改革和關注窮人的困境,反映了他自己的政治觀點。

影響:這部小說深刻地影響了法國文化和社會,並在國際上廣受歡迎。它被改編成了多部電影、音樂劇和其他藝術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克勞德-米歇爾·雨朗的音樂劇版本。

名言:《悲慘世界》中有許多經典的名言,其中包括“人類的幸福本質上是一種光榮的奮鬥”,以及“在最黑暗的地方,仍有一盞明燈照亮前路”。

《悲慘世界》是一部具有深刻社會和道德洞察力的文學作品,它探討了人性的複雜性,並提出了對社會不公的控訴。這部小說一直被視為文學史上的傑作,其影響力仍然持續至今。

September 19th, 2023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這裡是【易路禧年】,我們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致力於在最前沿的科學、人文、藝術、思想領域中建立交流與對話,突破思維對立,啟迪人生智慧。
請關注易路禧年公眾號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出選擇。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會主動意識到,為什麼會如此選擇?
每一個選擇背後隱藏着怎樣的潛在邏輯?當我們清楚了這些邏輯鏈條之後,能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Wangsong

編輯:Ruth

字數:7100

閱讀時間:約8分鐘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其豐富,生活充滿選擇的時代。

在那個並不久以前的過去,人的選擇是有限的,因此如何選擇也往往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題。

但是今天選擇越來越多,對人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如何做出最明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是當今很多人焦慮的來源。

這並不意味着要回到那個“選擇有限”的社會,因為選擇對人意義重大。

一般來說選擇有三種價值:

第一種價值是工具價值

選項的豐富使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可以追求滿足自己喜好的東西。

第二種價值是表達價值

選擇是我們向世界表明自己身份、品味和喜好的一種途徑。無論是服裝也好,開的車,讀的書,追求的嗜好,參與的公益活動,每一個選擇都起到了表達的功能。

第三種價值是心理價值

選擇滿足了人們的控制欲。在做選擇的時候,我們有做主的感覺。

社會學家對無家可歸者的研究發現當人接連不斷地遭受挫折,就會逐漸喪失控制感,覺得自己對一切無能為力,陷入一種無助的心理狀態。

而選擇會給人們帶來控制感,使人們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所以無論是幫助受了挫折的孩子還是街上的無家可歸者,不應只滿足他們的需求,可以派給他們一些任務,讓他們做出選擇,並看到自己的選擇帶來的變化。這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他們從無力感中走出來。

如上所言,自主權,控制感和自由度都是影響人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選擇是獲得幸福感重要的途徑。


然而,選擇是好事不意味着選擇越多越好。

現代生活的一大困擾就是選擇太多了,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因此選擇也是有代價的。

代價一,選項的多樣使簡單的決定變得複雜了。

比如從前買牛仔褲只需要知道一件事:腰圍。但是在導購小姐告訴你牛仔褲的款式有修身,簡約,休閑,寬鬆,低腰等等選項後,你會開始質疑買和以前那條一樣只不過腰圍加兩寸的褲子還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原本5分鐘能搞定的事變得艱難了。

代價二,選項的多樣使最終選擇的滿意度降低了。

在比較了這麼多選項的優缺點後,最後選中的幸運兒的魅力會大大減少。

鶴立雞群的最佳選項現在非常罕見了。經過綜合比較後你選中了相對最佳的一款,但它的缺點也在反覆的比較中深印腦海。

這會使得人們更容易有選擇的後悔,無論是對商品、工作還是男女朋友來說。

過多的選擇在生活各個方面引發焦慮。從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喜悅到I want to get out of here的抓狂只需要多加一些選項就可以了。


自由的選擇明明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做明智的選擇這麼難?

原因就在於作為選擇主體的人,往往是不了解自己的,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選擇什麼。

要做出滿意的選擇,需要基於過往體驗的記憶對自己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預期。

但很遺憾,我們的記憶往往是錯的,我們的預期也常常不準確。

首先,我們的記憶並不總反應真實的發生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發現我們對過去體驗的記憶會受峰終效應影響,也就是說,我們的記憶主要由兩種因素決定:事情達到峰值時我們的感受,以及事情結束時我們的感受

至於整個經歷中快樂的部分和不快樂的部分各自所佔比例,快樂的長短則和記憶的關係不大。

比如在人們的記憶中,一次為期一周,過程有瑕疵,但結尾有驚喜的假期,往往要比一次長達三周,高潮不斷但結尾沮喪的假期留有更深刻和美好的印象。

其次,我們對需求的預期也常常不可靠。

當教授要求參加討論課的同學選出下面三周課上提供的零食時,同學總是為每周選不同的零食,因為覺得總吃同樣的東西會膩。然而當教授讓同學們每周只選下周的零食時,人們則一周接一周選同樣的零食。

人們喜歡上一個牌子後,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容易吃膩。可見我們對體驗的預期常常並不準確。

人類記憶的偏差、預期的不準確,會讓我們做出實際上並不符合我們真實需求的選擇

相反商家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

怎麼會這樣?

因為商家比我們更想了解那個真實的我們。會用更客觀的視角來觀察,更中立的不帶預設條件的分析從我們這裡收集來的數據。而我們自己有時並不那麼在意真實的自己。

我們的自我形象一半來自對自己的觀察,一半來自於自己的期待。對自我形象的維護常常會扭曲我們的判斷。

當我們說這是我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常常意思是這是我覺得我應該要的

我剛到美國時,見到Costco賣莎士比亞全集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因為我以前讀過哈姆雷特的中譯本,看過北京話劇團演的奧賽羅都很喜歡,想現在可以看原本,一定是很愉快的閱讀體驗。

買之前我也翻了翻,紙質柔滑,印刷精美。但買回來以後,我就發現我對高尚文學的愛好顯然並沒有很強烈。我雖然願意和別人談莎士比亞,可實際上花了更多時間去讀的是網上的武俠小說。這本着名的莎士比亞全集在我們家用來擋過門,用來把顯示器墊高,但我始終沒鼓起勇氣讀過一遍。


那麼我們如何更好的了解自己?

第一不要依賴記憶,把經歷感受寫下來。

一是寫下來的經歷更全面,也更準確地捕捉到當時的心情,不會被時間扭曲。

二是寫的過程就是一個整理的過程,一些思緒想法只有在寫的時候才會變得清晰。所以每次全家去度假,我會要求孩子們每晚寫遊記,把一天去過的地方看過的東西記下來。這樣才能克服峰終效應。

第二是留意自己如何使用時間和金錢,這比我們所宣稱的更好地反映了我們的愛好,優先次序和價值觀。

我是個愛讀書的人嗎? 那麼我花多少時間讀書,多少時間看油管,抖音的視頻?我是個關注孩子教育的家長嗎?那麼我花多少時間給孩子讀書,多少時間在刷微信?

這樣的觀察幫助我們區別我想要的和我覺得我應該要的。

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內心裡喜好巧克力蛋糕,但菜單上來後,他卻會點蔬菜色拉,因為後者是他應該點的。又或者在和朋友交談中,一個人最有熱情談的是如何幫助弱勢群體,但當他閑下來時,最讓他開心的卻是研究暑假的旅遊計劃。

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有必要問一問:那些自己相信應該要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因為它們當中相當一部分,尤其在年輕的時候,只是社會或旁人加在我們身上的,這時跟隨自己的內心也許是更優的策略。

然而當年齡漸長,你對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應該要的東西更加確定後,那就需要一些毅力,讓自己想要的嚮應該要的靠攏。

因為只有我們真心渴望的東西也是我們的價值觀要求我們的東西時,追求並獲得這些東西才能給我們最大的滿足

第三是從身邊的人身上了解自己

別人的讚揚和肯定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長處,但要注意讚揚和肯定常常言過其實。

我不是勸大家要拒絕讚揚。讚揚是好東西,它讓我們有安全感,更樂觀積極,更友善,只是在讓讚揚的話成為決策的依據時要謹慎。

比如你聽到好幾個人誇你知識淵博。然後如果你發現自己開始更多的在自己並不了解的議題上發表意見時,那就是被別人的讚揚誤導了。相對來說抱怨和批評對認識自己更有價值。尤其是來自於多人的批評或親近的人反覆的抱怨,常常可以幫助我們注意到自己刻意忽略的一些問題。

以上說的是對自己的認識。

只有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具備了做出明智選擇的基本條件。


明智的選擇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樣,成功的秘訣不在你掌握了高深的知識,擁有了過人的技巧,而在於是否能避免常見的錯誤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幾個常見的認知偏差

第一個是我們的大腦偏好從故事中獲取的信息,而不是冷冰冰的數據。

比如我們在汽車之家網站上看到的,由千百個用戶經驗總結出來的研究結論:沃爾沃汽車安全性最佳,往往敵不過我們在酒會上聽到的一個關於沃爾沃汽車質量很差的故事。

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相信故事過於數據。

很多的時候,我們甚至沒有努力去獲取數據就根據聽到看到的故事做了選擇。和數據相比,故事更吸引我們,更容易和我們的情感連接。

但故事的問題是它往往不具有代表性。成千上萬的人買了沃爾沃汽車6個月內一次也沒有壞過,但誰會在酒會上說這個呢?你能聽到這個故事恰恰是因為它不代表沃爾沃汽車買家的普遍經驗。

這種認知偏差很泛濫的一個領域就是成功學。

我們大概都看過這樣的書,作者採訪了100位成功人士,找到了他們的共同特點,比如說勇於冒險。於是作者告訴我們想要成功,你必須勇於冒險。

但如果你仔細想想,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的是成功的人中愛冒險的概率很高。而對於你我這些想成功的人,真正想要知道的是如果我學了去冒險,我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要回答這個問題,作者應該去採訪100個愛冒險的人,看看他們當中成功的有多少。也要看看他們當中失敗的是什麼樣。數據告訴我們95%的創業會在五年內失敗,這100個愛冒險的人,也許他們當中很多現在在麥當勞炸薯條,但是沒有作者會去講他們的故事。

所以第一個要避免的偏差是輕信故事,並把他一般化,而忽視客觀的數據。


第二個認知偏差是錨定效應。

我們通常不知道如何判斷一個商品的絕對價值,而是通過和其它商品比較來做判斷。

一件賣¥800的西裝在精品店裡會讓人覺得很便宜,而在廉價店裡就成了奢侈品。因為我們的判斷和與之比較的錨點有很大關係。

這張圖描述了一個真實的實驗,實驗者先問每個人身份證號碼的最後兩位,然後請大家估算一瓶酒的價格。雖然身份證號碼和要估價的東西毫無關聯,但第一個問題在人們的頭腦中設定了錨點,結果人們對酒的估價和身份證號碼的大小高度相關。

商家知道這一點,會利用錨定效應來促銷。

比如經濟學人雜誌為網絡版定價$79,實體版$ 129。隨後又推出實體+網絡版,仍然定價$129。這個錨使更多的人選擇了$129的實體+網絡版。

錨定效應非常難以避免,即使實驗者告訴大家第一個問題旨在設定錨點來影響大家的判斷,人們還是會被其影響。

我們知道有幾個因素會影響錨定效應的大小。

第一是情緒,悲傷抑鬱時更容易受錨點的影響。

第二是對要判斷事物的了解。越了解的事物越少受錨定效應的影響。

第三是自信心。越是自信的人越容易陷入錨定的陷阱。

所以,為減少錨定效應,我們至少有三點可以做:不要在悲傷或情緒低沉的時候做重要決定,不要太快判斷自己不甚了解的東西,不要有太多沒來由的自信

錨定效應也有積極的一面,大難不死的人常常更積極,因為每一天都是額外的饋贈。所以有智慧人也可以設定一些錨點來提高幸福感。


第三個常導致認知偏差的概念是沉沒成本。

比如叫了清蒸鱸魚的外賣,一嘗太咸了。大家是選擇扔掉還是吃下去?

在做決策時已經不能改變的成本叫做沉沒成本,不管是吃還是扔,訂外賣的錢都拿不回來了,屬於沉沒成本。買魚花了多少錢就不應該成為影響決策的因素。現在需要考慮的只是扔和吃哪一個給自己更多的益處。

經濟學家會把考慮沉沒成本稱為不理性的行為。但實際上,每個人衡量效益的尺度不一樣。

很多人會覺得扔東西太浪費了,浪費感會帶來很大的不愉快,咬着牙吃下去雖然受罪,但可以避免浪費感。一條魚,一雙鞋都是小事,但有時顧忌沉沒成本會帶來大麻煩。

70年代英法兩國研發了協和式客機, 很快兩國都私下認識到這個項目永遠賺不了錢,但為了政治上的面子,兩國都沒有脫身。另一個常見的沉沒成本的例子是股票套牢。我們知道導致我們抓住沉沒成本不放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

就像上面吃魚的例子一樣,情感不是不重要,在計算和決策時有必要考慮情感上的投入和收穫,只是考慮情感時仍然要用理性。不能被情緒綁架。如果被套牢時賣股票會覺得肉疼,那你也要考慮不賣繼續跌的時候肉會更疼,會更睡不着覺。

一個簡單的幫你睡着覺的方法就是提前設立止損點。跌到這個程度自動賣,這種機械的規則幫助我們把情緒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這樣至少免除了大虧的可能。當然如果你炒股經常被沉沒成本困擾,經常肉疼會睡不着覺,那麼也許投機性的買股票不是你應該玩的遊戲。

另一個和沉沒成本相關的概念叫做心理賬戶

比如你花¥50買了電影票,到影院發現票丟了,多數人不會再花¥50買票。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樣就等於花¥100買了一張電影票。

但如果來影院買票時,發現原本錢包里的¥50丟了,雖然丟錢的難過是一樣的,但更多的人還會買票。因為他們不會把丟的錢記在電影的帳上。

兩種情況下丟失的¥50都是沉沒成本,但由於使用了不同的心理賬戶,導致了不同的決策。

人生中難以避免會有各樣意外的倒霉事。我們可以考慮每年制定預算時,建立一個賬戶,比如1000元,把所有這些倒霉事都算在這個賬戶上,你可以給它起名叫回饋社會賬戶

這樣做的好處是把這些意外的無法預料的事情變成計劃內的,預期中的事情,設立了一個錨點,並對倒霉事重新做了建設性的解讀,減少損失帶來的不愉快。


第四個常常影響我們做出明智決策的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簡單說就是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午餐不收錢,你選擇了來這裡吃午餐,就不能用這段時間做其它的事。經濟學上計算機會成本是把它設成所有被放棄選項中最佳選項的價值。

關於機會成本,常犯的錯誤有兩類:

第一類是忽視了機會成本。

小的錯誤比如為了買一雙減價涼鞋,開半小時的車去一家很遠的店。沒有考慮花費的時間。大的錯誤比如為了工作業績拚命加班,而失去了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機會。

第二類是誤用了機會成本。

上面說過機會成本等於被放棄的最佳選項的價值,而不是被放棄所有選項價值之和。人們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把所有被放棄的選項加到機會成本的計算中,所以選項越多,感覺機會成本越大,對選擇的滿意度也越低。

比如你在計劃度假地時考慮過三個選項,倫敦,三亞,拉斯維加斯。反覆權衡後你選擇了倫敦做最後目的地。那麼機會成本就是三亞和LV之間更好的那一個。

但人們往往不這麼想,會把倫敦和兩個放棄的選項的最好之處相比,滿意度自然就會降低。

正確看待機會成本是一個困難的功課。如上所述,完全不考慮機會成本,做了選擇後就把其它選項忘掉可能可以提高我們的滿意度,但增加了忽視真正重要的選項,做了錯誤選擇的可能。

我的建議是在感受比實際結果更重要的選擇中,如購物,度假等,盡量忽視機會成本,尤其在選擇做出以後;而在很重要的決定中要重視機會成本,尤其在做決定之前。


選擇有一個孿生兄弟名叫後悔

後悔使決策者付出更多的情感代價,降低生活的滿意度。所以值得花一些時間來了解它。

後悔總體上是個情感上的事情,常常是不理性的。

比起那些因為我們沒有採取行動而導致的糟糕結果,那些採取了行動卻得不到好結果的事情更讓人感到後悔。

這被稱做忽略偏見(Omission Bias)例如:激烈的籃球比賽的最後幾分鐘裁判往往不願吹哨。忽略偏見的影響使人們留在糟糕的工作上,企業繼續生產過時的產品。

忽略偏見不是絕對的, 當被問到過去半年裡最後悔的事情時,人們常常提到那些結果不符合他們預期的事。而當被問到在過去的全部日子裡最後悔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提到自己一直想做但沒做的事。

後悔問題之所以這麼嚴重,有一個因素是後悔並不局限於事實,人們常想象一個並不存在的現實,並為後悔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料。

每次現實的不如意都強化了當年做錯了選擇這一判斷。反事實思維常常是被負面情緒激發出來,並帶來更多負面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後悔者常常過度誇大自己在壞結果中起到的作用,而過度自責。為了規避後悔,人們常常逃避做決定,或作最不容易後悔的決定,表現為風險厭惡和求穩,還有不作為慣性。比如一個人買了往返美國的機票卻忘了參加飛行常客獎勵計劃,那麼下次有機會報名時也不願意報名了,因為報了名就會引起沒早點報名的後悔。


最後,我們談談自主和掌控

選擇對幸福感的一大貢獻是給了人們自主和掌控的感覺。但是今天選項的泛濫使人們無力應付,反而喪失了控制感,增加了焦慮。

但是,自主和掌控一定能讓人幸福嗎?

反覆被實證研究證實的一點是與幸福感,尤其是長期的幸福感最相關的是有愛的、與他人的關係連接。這包括家庭,穩定的朋友關係,也包括投入精力情感的宗教或社會團體。

而今天在越來越廣泛的機會和選擇面前,人們為增加掌控和自由付出的代價是降低了社會關係的數量和質量。

人們賺得多,給家人提供的更多,但與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國人說自己很孤獨,孤獨感並非來自於沒有同伴,有了手機你可以和任何人即時聯繫,孤獨更多的來自於親密感的缺失。

人們有很多“朋友”,可需要傾訴的時候卻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傾訴。因為親密感需要費時費力去建立和維護。社會關係表面上看確實減少了我們的自由、選擇和掌控。

但和我們的直覺相反,真正讓我們快樂的東西反而會束縛我們。而束縛我們的東西卻可以帶給我們解放。

在很多重要的生活領域中,靈活性並非優勢。一個人如果在每個情景中都要重新做出選擇,他很快會陷入選擇疲勞,這時我們需要習慣,規則和誓言

誓言的意義就是提前做出一些承諾、讓渡一些選擇權。這樣你就不需要每次都反覆權衡利弊。

比如做假賬是不可以的,不管這筆假賬可以賺多少都一律不做。結婚以後就不和女同事打情罵俏了,不用每次權衡這樣做算不算越軌。

而長期這樣的堅持不妥協,你將在別人面前建立你的聲望,並讓自己免受一些攻擊和誘惑。

而如果我們不能清晰的界定這些誓言的界限,那麼每次有誘人的報價或交易的機會出現時,我們就難免要重新考慮一番。這不僅浪費精力,也會侵蝕我們的自尊和聲譽。

聲譽不見得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但和其它重要的東西相比,它有一點不同,你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在職場或社會上建立你的聲譽,但只需要20秒鐘就可以毀了它。經常想到這一點,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做法就會不同。

歷史學家赫希曼曾提到:人們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常常是兩種應對方式:一是尋找擺脫問題,二是努力解決問題

市場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選擇,使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尋找擺脫問題的出口。以為在運用“自由的選擇”,但實際上,只是從一個問題逃到另一個問題中。

我們終究無法開除父母兒女、無法擺脫與我們緊密相連的緊密關係。在人際關係當中,逃避問題就不是最好的辦法,要正視問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而這時候,放棄一些重新選擇的權利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是比所謂的“自由選擇”更好的策略。

March 11th, 2021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Yiluxinian

這裡是【易路禧年】,我們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致力於在最前沿的科學、人文、藝術、思想領域中建立交流與對話,突破思維對立,啟迪人生智慧。
請關注易路禧年公眾號
嘉賓介紹:何若珍老師,曾任教於南康州大學經濟金融系,教授經濟與規劃課程,是資深的人生導師,生涯規劃顧問。多年來往返于波士頓,杭州,北京和台灣等地講授經濟管理,職場規劃和人際溝通相關課程。

易:何老師曾經在大學教授《如何規劃你的人生》課程,專門針對大三大四準備畢業踏入職場的年輕人。今天我們就來和何老師聊一聊關於年輕人在人生規划上的一些問題。不過很多人認為「人生」這個問題太大了,談人生都是在灌雞湯。您怎麼看?

何:其實很多對人生重要問題的回答,之所以有灌雞湯之嫌,或者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做起來一籌莫展,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很多很具體的東西抽象化了,把很近的東西講的太遙遠了

如果要對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掌握,其實是牽涉到習慣的養成

可是習慣很難養成,所謂知易行難。

這是因為我們行為模式沒有改變,行為模式沒有改變,是因為思維模式沒有改變。思維沒有改變行為就不會改變,即使改變也是暫時的。可是人的思維要改變非常困難。古人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思維要改變首先就要改變視角、觀點和立場

很多時候我們最根本的東西沒有改變,以為看了一本書、一篇文章或者聽到一個演講,就會有新的行為模式出來,這是很困難的。

易:那麼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何: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活出ta在這個世界上所被賦予的角色

我們的角色與我們的才幹、機會、成長環境各方面都有關係。我們需要在成長過程里理解我們的優勢在哪裡,弱點在哪裡,下一步才能夠知道如何選擇。

當我們知道我們的優勢劣勢以及應該往哪裡去的時候,即使現在所處之處不是最合適的地方,我們也不會迷失方向。

比如,今天這個工作對我整個人生的目來講不是最合適的,我就會尋找合適的機會換工作,而不是說僅僅因為跟老闆處不來或者希望工資高一點這些原因換工作。

那什麼叫做合適的機會

——就是能夠叫我活得更有意義,更容許我發揮我這個人的功能、更符合我所被賦予的角色的機會

易:現在好像很少提及每個人的角色是什麼,反而是我們從小到大習慣被成績衡量,長大了也會想用這些看得見的成果衡量自己的成功。

何:這是很自然的一種情況,它跟我們的思維方式有關。就是覺得量化的東西比較具體,用數字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比較簡單。

但是這一種衡量成功的方式也常常讓人覺得很空虛。

在人類歷史上的很長時間,人都是從關係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

從ta的交友、同事以及和家人的關係,來衡量這個人的成功。

但是現在我們用量化的方式,也就是我們能生產的價值、或者市場價值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這樣就造成很多扭曲。

比如一位全職母親的市場價值怎麼衡量?她可是家裡面最不可或缺的一員。她的價值並不體現在市場上,而是體現在家庭成員的生命中。這個往往是今天的社會不予看重的。

易:這次疫情也讓很多人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對生活和工作的反省。如果一味的以工作和績效來衡量人生,那麼事業崩塌了或者失敗了,我們就一無所有了,所以希望更多的投資在家庭中。但是不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投入方式也有區別呢?

何:如果是在製造車間,投入和產出的關係是比較可預料的,一分投入有一分產出,投入一個小時生產多少,投入兩個小時就生產兩倍的東西,雖然是有一個遞減的可能性,但是基本上很容易去估算投入和產出的比例。

但是建立關係就不那麼容易了。

母親投入在孩子身上是不知道收回多少的,而且也很少母親會計算多投入還是少投入一點。更不會說這樣划不來所以現在不投入了。

所以我們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上面其實很辛苦,因為跟我們的思維方式有很多抵觸的地方。投入家庭或者任何一段關係,是不能用數字化或者工業黨的思維去做的。

在關係的投入中不是總能有回報,或者說不總能有你期待中的回報。當期盼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人就容易失望,失望的結果可能就是迴避投入了。

易: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個心理調查,其中有一項就是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患上了拖延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沒有動力去做。這是不是也和對回報的期望有關係?如果回報很低的話,人就傾向於拖下去?

何:這就要談到對「回報」的看法。

為什麼管理人生的關鍵是排列優先次序呢?因為在經營人生里不可避免地要在取和舍之間做決定

很可惜我們的成長過程里有一種很普遍的教導,就是如果你做的決定是對的就會產生即刻的看得到的回報,所以我們總渴望取更多、舍最少,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教導。

一進入到職場或者還沒進入到職場,你其實就會碰到一些該取還是該舍、取什麼舍什麼的問題。但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就會覺得很挫敗,沒有看到任何回報就是失敗了。

以至於造成剛才講的拖延的問題。如果我做這個決定就要捨去那個,做那個決定就要捨去這個,因為都要舍就沒辦法做決定了。怎麼辦?拖。拖延本身不也是一個決定嗎?這個決定就是我不做。但是最後往往造成懊悔,感覺錯過了時機。

易:那麼怎樣才能改變呢?

何:想要改變本身是一件好事,因為ta意識到something wrong,哪裡出問題了。但問題是改變不難,堅持很難

改變是很痛的。如果不了解優先順序是什麼、到底要往哪裡去、為什麼要往那裡去,我們當然就不願意忍痛,因為不知道值不值得,唯有你知道值得才會去忍痛。

易:您剛才講到一個眼光的問題,如果是眼光出了問題,思維模式就會出問題,有的時候眼光出問題可能是我們的眼睛盯住的是別人,反而對自己不了解了對嗎?

何:所以要多接觸一些不同的觀點、不同的領域,思維才會開放,才會活潑。在成長的過程裡面其實不只是我們自己的掙扎,外面也給我們很多的壓力。比如父母親在這上面就很難放的下。什麼時候可以信任孩子,跟ta說你就這樣做吧我支持你。很困難,父母親都是用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這樣的壓力會反映在孩子身上。

易:中國的父母好像都是陷入一種集體的焦慮,這除了社會的壓力,是不是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觀念造成的?

何:父母親有一種很深的無力感。為什麼?為人父母這段時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忙的時候,最辛苦的時候。從二十五歲到五十歲這段的時間,是家庭、職場責任不斷增加的時候。如果你意識到你現階段有很重要的工作必須要做,為了這個必須舍掉一些東西。這種時候就需要考慮優先次序的問題。

易:給事情排優先順序背後有一個邏輯,假設人都是理性的,能夠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決策。但事實上很多人現在越來越面臨一種非理性的無力感,明知道這個事情非常的重要,但要着手去做真的很難。

何:人生存的本能其實有很多問題。但是沒辦法。人離開上帝之後一點生存的安全感都沒有,所以我們很難信任別人,處處防備別人

我們只記得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這些都是生存本能。記得危險的事情,而順利的、好的事情比較容易遺忘。

人不是一種感恩的產物,人本能的行為不是一種感恩的模式。

為了生存我們都記得那些對我們有威脅的,對我們有不好的。這些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模式跟思維模式。

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多一點掌控,叫我們能夠有一種安全感。但一旦有一部分發現沒有辦法掌控,我們就想放棄。

而你看那些值得我們效法、羨慕的人,他們在這個關鍵點上就不一樣。他們沒有受到環境給他們的限制,而是把眼光放在他們現在能做什麼上,一步一步做起來。

易:這個一步一步的從小地方着手開始做,其實是非常關鍵。我們有時候很多苦惱都來自於對過去的記憶和對未來的未知的一種懼怕,不敢邁出開始的一步。

何:這個就是個關鍵了,太多時候我們被兩條鐵索給困住。

一條鎖鏈是懊悔,過去有很多錯失的機會,錯誤的決定叫我們懊悔,止步不前。

第二條鐵鎖就是萬一,萬一叫我們遲疑,不敢邁步。

其實活在當下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只不過都被曲解。

活在當下就是我現在這一塊是我的過去跟我的未來中間不可或缺的一塊,所以我得要好好經營,使得我這一條人生道路是完整的,是值得走的。

專註在現在能做的。太多時候我們會想如果有一天我就能做什麼,那太遙遠了,你現在能做什麼?

所以我經常鼓勵我的學生,尤其是大四的的學生。我說你現在需要修的必修課程少了,選修的多了,不要去選一些容易拿高分的。你去找工作,你的分數比別人平均高五分,跟你比別人會多說一種語言,在老闆的眼裡哪個比較重要?

你多出來的時間怎麼用?要學一個新的語言,一個新的技能,或者拓展你的知識,甚至去做義工也好。去做義工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來自不同階層,有不同想法,這也是擴展知識的途徑。如果只是上網去看一些你喜歡看的,聽你喜歡聽的,並不會擴展你的視野,也不會改變你的思維。反而叫你的思維更加狹隘了。

易:跳出舒適圈多想一想別人需要什麼也算一個擴展視野的方法吧?

何:或者可以想的更積極一點,從雙贏的角度來想。

能夠得到的滿足其實有很多方式,並不只限於吃一頓好的或者去哪裡玩。犧牲時間去幫助別人好像只有付出沒有得到。但是很多人會告訴我們去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得到了更多。這就是雙贏的思維。

易:我們有時候不敢冒險,總害怕投入了,被人利用了怎麼辦?

何:簡單說,好人難做,吃力不討好對嗎?

其實沒有得到期盼的回報是常發生的事。要想完全避免它那很多事情都不要做了。

與其想要去避免不如學習怎樣來處理。我的建議是我們從這些經驗裡面看看是不是能夠增加對自己的認知。別人可能碰到類似的情況,可是為什麼我們就覺得特別受傷,別人就不會。那是不是我的感受顯明了一些傾向,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在挫折裡面我們可以學習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易:嗯,多去觀察自己然後多去反思自己,總結出一些規律。認識自己才能更加有勇氣。

February 9th, 2021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Yiluxinian

« Previou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