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易路禧年】,我們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致力於在最前沿的科學、人文、藝術、思想領域中建立交流與對話,突破思維對立,啟迪人生智慧。 |
嘉賓介紹:何若珍老師,曾任教於南康州大學經濟金融系,教授經濟與規劃課程,是資深的人生導師,生涯規劃顧問。多年來往返于波士頓,杭州,北京和台灣等地講授經濟管理,職場規劃和人際溝通相關課程。 |
易:何老師曾經在大學教授《如何規劃你的人生》課程,專門針對大三大四準備畢業踏入職場的年輕人。今天我們就來和何老師聊一聊關於年輕人在人生規划上的一些問題。不過很多人認為「人生」這個問題太大了,談人生都是在灌雞湯。您怎麼看?
何:其實很多對人生重要問題的回答,之所以有灌雞湯之嫌,或者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做起來一籌莫展,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很多很具體的東西抽象化了,把很近的東西講的太遙遠了。
如果要對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掌握,其實是牽涉到習慣的養成。
可是習慣很難養成,所謂知易行難。
這是因為我們行為模式沒有改變,行為模式沒有改變,是因為思維模式沒有改變。思維沒有改變行為就不會改變,即使改變也是暫時的。可是人的思維要改變非常困難。古人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思維要改變首先就要改變視角、觀點和立場。
很多時候我們最根本的東西沒有改變,以為看了一本書、一篇文章或者聽到一個演講,就會有新的行為模式出來,這是很困難的。
易:那麼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何: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活出ta在這個世界上所被賦予的角色。
我們的角色與我們的才幹、機會、成長環境各方面都有關係。我們需要在成長過程里理解我們的優勢在哪裡,弱點在哪裡,下一步才能夠知道如何選擇。
當我們知道我們的優勢劣勢以及應該往哪裡去的時候,即使現在所處之處不是最合適的地方,我們也不會迷失方向。
比如,今天這個工作對我整個人生的目來講不是最合適的,我就會尋找合適的機會換工作,而不是說僅僅因為跟老闆處不來或者希望工資高一點這些原因換工作。
那什麼叫做合適的機會?
——就是能夠叫我活得更有意義,更容許我發揮我這個人的功能、更符合我所被賦予的角色的機會。
易:現在好像很少提及每個人的角色是什麼,反而是我們從小到大習慣被成績衡量,長大了也會想用這些看得見的成果衡量自己的成功。
何:這是很自然的一種情況,它跟我們的思維方式有關。就是覺得量化的東西比較具體,用數字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比較簡單。
但是這一種衡量成功的方式也常常讓人覺得很空虛。
在人類歷史上的很長時間,人都是從關係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
從ta的交友、同事以及和家人的關係,來衡量這個人的成功。
但是現在我們用量化的方式,也就是我們能生產的價值、或者市場價值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這樣就造成很多扭曲。
比如一位全職母親的市場價值怎麼衡量?她可是家裡面最不可或缺的一員。她的價值並不體現在市場上,而是體現在家庭成員的生命中。這個往往是今天的社會不予看重的。
易:這次疫情也讓很多人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對生活和工作的反省。如果一味的以工作和績效來衡量人生,那麼事業崩塌了或者失敗了,我們就一無所有了,所以希望更多的投資在家庭中。但是不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投入方式也有區別呢?
何:如果是在製造車間,投入和產出的關係是比較可預料的,一分投入有一分產出,投入一個小時生產多少,投入兩個小時就生產兩倍的東西,雖然是有一個遞減的可能性,但是基本上很容易去估算投入和產出的比例。
但是建立關係就不那麼容易了。
母親投入在孩子身上是不知道收回多少的,而且也很少母親會計算多投入還是少投入一點。更不會說這樣划不來所以現在不投入了。
所以我們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上面其實很辛苦,因為跟我們的思維方式有很多抵觸的地方。投入家庭或者任何一段關係,是不能用數字化或者工業黨的思維去做的。
在關係的投入中不是總能有回報,或者說不總能有你期待中的回報。當期盼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人就容易失望,失望的結果可能就是迴避投入了。
易: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個心理調查,其中有一項就是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患上了拖延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沒有動力去做。這是不是也和對回報的期望有關係?如果回報很低的話,人就傾向於拖下去?
何:這就要談到對「回報」的看法。
為什麼管理人生的關鍵是排列優先次序呢?因為在經營人生里不可避免地要在取和舍之間做決定。
很可惜我們的成長過程里有一種很普遍的教導,就是如果你做的決定是對的就會產生即刻的看得到的回報,所以我們總渴望取更多、舍最少,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教導。
一進入到職場或者還沒進入到職場,你其實就會碰到一些該取還是該舍、取什麼舍什麼的問題。但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就會覺得很挫敗,沒有看到任何回報就是失敗了。
以至於造成剛才講的拖延的問題。如果我做這個決定就要捨去那個,做那個決定就要捨去這個,因為都要舍就沒辦法做決定了。怎麼辦?拖。拖延本身不也是一個決定嗎?這個決定就是我不做。但是最後往往造成懊悔,感覺錯過了時機。
易:那麼怎樣才能改變呢?
何:想要改變本身是一件好事,因為ta意識到something wrong,哪裡出問題了。但問題是改變不難,堅持很難。
改變是很痛的。如果不了解優先順序是什麼、到底要往哪裡去、為什麼要往那裡去,我們當然就不願意忍痛,因為不知道值不值得,唯有你知道值得才會去忍痛。
易:您剛才講到一個眼光的問題,如果是眼光出了問題,思維模式就會出問題,有的時候眼光出問題可能是我們的眼睛盯住的是別人,反而對自己不了解了對嗎?
何:所以要多接觸一些不同的觀點、不同的領域,思維才會開放,才會活潑。在成長的過程裡面其實不只是我們自己的掙扎,外面也給我們很多的壓力。比如父母親在這上面就很難放的下。什麼時候可以信任孩子,跟ta說你就這樣做吧我支持你。很困難,父母親都是用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這樣的壓力會反映在孩子身上。
易:中國的父母好像都是陷入一種集體的焦慮,這除了社會的壓力,是不是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觀念造成的?
何:父母親有一種很深的無力感。為什麼?為人父母這段時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忙的時候,最辛苦的時候。從二十五歲到五十歲這段的時間,是家庭、職場責任不斷增加的時候。如果你意識到你現階段有很重要的工作必須要做,為了這個必須舍掉一些東西。這種時候就需要考慮優先次序的問題。
易:給事情排優先順序背後有一個邏輯,假設人都是理性的,能夠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決策。但事實上很多人現在越來越面臨一種非理性的無力感,明知道這個事情非常的重要,但要着手去做真的很難。
何:人生存的本能其實有很多問題。但是沒辦法。人離開上帝之後一點生存的安全感都沒有,所以我們很難信任別人,處處防備別人。
我們只記得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這些都是生存本能。記得危險的事情,而順利的、好的事情比較容易遺忘。
人不是一種感恩的產物,人本能的行為不是一種感恩的模式。
為了生存我們都記得那些對我們有威脅的,對我們有不好的。這些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模式跟思維模式。
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多一點掌控,叫我們能夠有一種安全感。但一旦有一部分發現沒有辦法掌控,我們就想放棄。
而你看那些值得我們效法、羨慕的人,他們在這個關鍵點上就不一樣。他們沒有受到環境給他們的限制,而是把眼光放在他們現在能做什麼上,一步一步做起來。
易:這個一步一步的從小地方着手開始做,其實是非常關鍵。我們有時候很多苦惱都來自於對過去的記憶和對未來的未知的一種懼怕,不敢邁出開始的一步。
何:這個就是個關鍵了,太多時候我們被兩條鐵索給困住。
一條鎖鏈是懊悔,過去有很多錯失的機會,錯誤的決定叫我們懊悔,止步不前。
第二條鐵鎖就是萬一,萬一叫我們遲疑,不敢邁步。
其實活在當下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只不過都被曲解。
活在當下就是我現在這一塊是我的過去跟我的未來中間不可或缺的一塊,所以我得要好好經營,使得我這一條人生道路是完整的,是值得走的。
專註在現在能做的。太多時候我們會想如果有一天我就能做什麼,那太遙遠了,你現在能做什麼?
所以我經常鼓勵我的學生,尤其是大四的的學生。我說你現在需要修的必修課程少了,選修的多了,不要去選一些容易拿高分的。你去找工作,你的分數比別人平均高五分,跟你比別人會多說一種語言,在老闆的眼裡哪個比較重要?
你多出來的時間怎麼用?要學一個新的語言,一個新的技能,或者拓展你的知識,甚至去做義工也好。去做義工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來自不同階層,有不同想法,這也是擴展知識的途徑。如果只是上網去看一些你喜歡看的,聽你喜歡聽的,並不會擴展你的視野,也不會改變你的思維。反而叫你的思維更加狹隘了。
易:跳出舒適圈多想一想別人需要什麼也算一個擴展視野的方法吧?
何:或者可以想的更積極一點,從雙贏的角度來想。
能夠得到的滿足其實有很多方式,並不只限於吃一頓好的或者去哪裡玩。犧牲時間去幫助別人好像只有付出沒有得到。但是很多人會告訴我們去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得到了更多。這就是雙贏的思維。
易:我們有時候不敢冒險,總害怕投入了,被人利用了怎麼辦?
何:簡單說,好人難做,吃力不討好對嗎?
其實沒有得到期盼的回報是常發生的事。要想完全避免它那很多事情都不要做了。
與其想要去避免不如學習怎樣來處理。我的建議是我們從這些經驗裡面看看是不是能夠增加對自己的認知。別人可能碰到類似的情況,可是為什麼我們就覺得特別受傷,別人就不會。那是不是我的感受顯明了一些傾向,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在挫折裡面我們可以學習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易:嗯,多去觀察自己然後多去反思自己,總結出一些規律。認識自己才能更加有勇氣。
cgcm_media February 9th, 2021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Yiluxi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