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7

April 6th, 2024

Posted In: SundayBulletin

這個視頻介紹了巴洛克時期兩位著名藝術家——彼得·保羅·魯本斯和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生平和作品。以下是對內容的詳細總結:

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

  • 1540年,耶穌會的發起。
  • 1542年,羅馬宗教裁判所的成立。
  • 1545-1563年,天特會議。
  • 1618-1648年,三十年戰爭。
  • 巴洛克藝術的興起。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 1577年出生於德國,父親是新教律師。
  • 12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回到家鄉安特衛普。
  • 1600-1608年遊歷意大利,研究文藝復興大師們的傑作,對卡拉瓦喬推崇備至。
  • 1609年被指定為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宮廷畫家。
  • 1621-1630年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任,作為大使出訪歐洲列國,並促成了英國和西班牙的和解。
  • 1640年因心臟衰竭而過世,終年63歲,埋葬在安特衛普的聖雅各教堂。
  • 代表作品包括《上十字架》(1610-1611)、《下十字架》(1612-1614)、《聖母升天》(1626)、《教會的勝利》(1625)等。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 1632年生於荷蘭代爾夫特。
  • 1653年娶了自己的模特,富家女卡特琳娜,生了11個孩子。
  • 四次當選當地的畫家行會會長。
  • 1675年去世,年僅43歲。
  • 以家居生活為主題的平民畫家,生前畫作在當地頗為有名,但死後默默無聞,直到一個世紀之後才被重新發掘出來。
  • 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傑出的畫家,與倫勃朗齊名。
  • 一生共留下34幅作品,代表作品包括《倒牛奶的女僕》(1657-1658)、《窗邊讀信的少女》(1657-1659)、《持水壺的女人》(1660-1662)、《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等。

視頻還包含了部分作品的圖片展示。

April 1st, 2024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2024-3-31-Easter三堂聯合

2024-3-31-Easter-報告中^M英

March 30th, 2024

Posted In: SundayBulletin

受難日

  1. 宣召 陳牧師
  2. 器樂:我靈鎮定
  3. 讀經:路加福音23:32-43 廣東團契
  4. 見證 陳棉弟兄
  5. 詩歌: 流淚君王 詩班
  6. 讀經:約翰福音19:25-27;馬太福音27:45-49 吳靜斐姊妹
  7. 見證 王嵩弟兄
  8. 詩歌: 因著十架愛 會眾
  9. 讀經:約翰福音19:28-30 路加福音23:44-49 魏育紅姊妹
  10. 見證 楊冬梅姊妹
  11. 詩歌: 我深信在那各各他山頂 會眾
  12. 短講:十架前的省思 陳牧師
  13. 聖餐
    a. 詩歌 我心靈得安寧 會眾

復活節主日

  1. 詩歌: 憂痛的人 會眾
  2. 詩歌:因他活着 會眾
  3. 詩歌:永活盼望 會眾
  4. 器樂:我靈鎮定
  5. 讀經:約翰福音 20:19-29;彼得前書1:3 詩班
  6. 詩歌:靈魂的避難所 詩班
  7. 詩歌:基督已復活 兒童
  8. 講道:復活的耶穌,祂來了 陳牧師
  9. 詩歌:當號角響起時 詩班
  10. 聖餐
  11. Hymns: Man of Sorrows Congregation
  12. Hymn:Because He Lives Congregation
  13. Hymn:Living Hope Congregation
  14. Instrument:Be Still My Soul
  15. Scripture:John 20:19-29; 1 Peter 1:3 Choirs
  16. Hymn:Sanctuary of the Soul Choirs
  17. Hymns:Christ is Risen Children
  18. Sermon: The Risen Jesus Has Come Pastor Chen
  19. Hymn:With the Sound of the Trumpets Choirs
  20. Holy Communions

在信息中敬拜
復活的耶穌,祂來了
約翰福音 20:19-29 陳堯健牧師

信息大綱:
I. 祂如何來 ?
A. 祂主動來 (vv. 19-23)
B. 祂重複來 (vv. 24-29)
II. 帶來什麼 ?
A. 平安 (vv. 19-20)
B. 信任 (vv. 21-23)
C. 幸福 (vv. 24-29)

March 28th, 2024

Posted In: 公告 (Announcement)

“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

1821- 生於貧困
1846-《窮人》 一鳴驚人
1849- 死刑,苦役
1860- 負債,酗酒,賭博
1866-80 創作高峰 《罪與罰》《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
1881- 去世。 浪子和一粒麥子

影響與評價

“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天才” –弗洛伊德
“唯一一個我可以學習的心理學家” – 尼采
“人類靈魂的偉大的審問者” – 魯迅
“我見過的基督徒中最邪惡的一個” – 屠格涅夫

罪與罰

拉斯科爾尼科夫:知識淵博,思想進步,胸懷大志,毫無用處
平凡之人 與 不平凡之人
殺人之前
殺人之後
救贖和重建
道德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是理性的自然結果還是神放在我們心裡的?

白痴

把一個良善,單純,透明的人放在充滿衝突,慾望,自私的世界中會發生什麼?
梅詩金的大愛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又或是我們的情理被罪影響太深
我們不認可他,但不禁被他的純潔,善良吸引

卡拉馬佐夫兄弟

宗教大法官的故事
麵包與自由
奇蹟與信心
“要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
“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允許的”

March 26th, 2024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2024-3-24

March 23rd, 2024

Posted In: SundayBulletin

哈利波特

讀哈利波特不能只看到魔法

魔法世界

  • 什麼:魔法世界就在我們身邊,雖然我們看不見
  • 哪裡:霍格沃茨魔法學院
  • 何時:九十年代
  • 誰:哈利,他的老師,朋友,對頭,死敵
  • 問題:權力的誘惑與腐敗,偏見與歧視,損失和傷痛,成長和救贖;繁重的作業,惡毒的老師,討厭的鄰班同學,令人着迷又不可理喻的女生
  • 最大的魔法:友誼,忠誠,愛
  • 隱藏在普通人身邊有一個魔法世界。魔法師生活在我們之中,但擁有自己的學校、政府和社區。他們管我們叫麻瓜。歷史上魔法師和麻瓜之間存在過衝突。魔法師曾遭遇被無知和恐懼驅動的麻瓜的迫害(歷史上的獵巫運動)。而魔法師也曾濫用魔法傷害麻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魔法界選擇隱居,不讓麻瓜知道他們的存在。
  • 問題:為什麼要隱藏,免得麻瓜總來找我們尋求魔法的解決方法。技術是今天的魔法。魔法師擁有魔法,我們擁有了技術,問題還在

哈利的生平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 哈利·波特與密室
  •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愛勝過能力

  • “被愛的經歷會保護我們,即使在愛我們的人離開之後”
  • 哈利的守護神
  • 莫莉太太擊敗貝拉
  • 斯內普一生的愛
  • 伏地魔對愛的無知
  • Nothing I have seen in the world has supported your pronouncements that love is more powerful than my kind of magic Dumbledore.”“Perhaps you have been looking in the wrong places.”
  • 他的知識一直是嚴重地不足!那些伏地魔不重視的東西,他從來不去費心了解。童話故事、愛、忠誠和純真,伏地魔對這些一無所知。正是這些東西擁有着超越他的力量,一種任何魔法都無法企及的力量,而這正是他永遠也無法理解的真理。

命運和選擇

  • 預言: “黑魔王將標記他與自己同等。他將擁有黑魔王不知道的力量。一人活着另一人就無法存活”
  • “是我們的選擇,而非能力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 “選擇正確的,還是容易的?”
  • 有一

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他擁有黑魔王不知道的力量

權力

  • 福吉: “Blinded by the love of the office he holds”
  • 鄧布立多: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 哈利:“最適合權力的人是那些不尋求它的人”
  • 伏地魔:罪的自我毀滅傾向

友情

  • “有些事情人們共同經歷以後就不可能不成為朋友”
  • “我以為你們會把朋友看得比掃把和老鼠更重要”
  • “我喜歡那些聚會,就好像有了朋友” –盧娜

勇氣和忠誠

  • “站起來反抗敵人,需要勇氣,但要站起來反對朋友,需要的勇氣更大”
  • “他一定知道我會離開你們”“不,他一定知道你永遠想回來”
  • 格林芬多的寶劍

死亡

  • “不要可憐死去的人,可憐還活着的人,尤其那些活着卻沒有愛的人”
  • “當我們面對黑暗和死亡時,讓我們恐懼的是未知,沒有別的了”
  • “認識不到有些東西遠比死亡可怕一直是你的弱點”
  • “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 林前15:26

March 16th, 2024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2024-3-17

March 16th, 2024

Posted In: SundayBulletin

2024-3-10

March 8th, 2024

Posted In: SundayBulletin

這個視頻以基督教的人權觀念和奴隸制廢除運動為主題,特別聚焦於威廉·威伯福斯的生平和貢獻。

首先,視頻探討了人權觀念的起源,指出聖經中的教導強調人類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因此每個人都具有平等和高貴的價值。這一觀點與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形成鮮明對比,為後來的人權運動奠定了基礎。

接着,視頻介紹了新約聖經對奴隸制的態度,雖然當時的社會背景使得聖經並未直接反對奴隸制,但教導奴隸主要公平對待奴隸,並鼓勵奴隸爭取自由。早期基督徒如尼撒的貴格里主教開始公開反對奴隸制。

隨後,視頻轉向威廉·威伯福斯的生平,介紹了他從青年時期的信仰轉變,到成為國會議員後致力於廢除奴隸貿易的鬥爭。威伯福斯通過長達20年的不懈努力,最終在1807年促成了《廢除奴隸貿易法》的通過,這是歷史上第一次草根人權運動的成功案例。

最後,視頻強調了信仰對社會變革的影響,提到威伯福斯除了廢奴運動外,還推動了教育和社會改革,如創立免費平民學校和推動工廠法以保護童工權益。

整個視頻展示了基督教信仰如何驅動個人和社會追求正義和平等,以及威廉·威伯福斯如何成為這一運動的傑出代表。

March 6th, 2024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

« Previous Page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