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西西的聖方濟各(意大利語:San Francesco d’Assisi;拉丁語:Sanctus Franciscus Assisiensis;1182年—1226年10月3日),簡稱方濟各、方濟,新教又譯為聖法蘭西斯(聖公會譯名)是動物、天主教運動、美國舊金山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也是方濟各會(又稱“小兄弟會”)的創辦者(會祖),知名的苦行僧。教宗方濟各的名號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聖人。

生平
方濟各出生於意大利的亞西西城,父親是富有的布商伯鐸·伯納戴德(Pietro Bernardone)。據說他出生時,父親剛好到法國做生意,母親為他取名約翰(Giovanni);然而父親自法國經商歸來後,不喜歡他和施洗約翰同名,又因喜歡法國文化,因此將將其改名為方濟各(Franceso,法國人之意)。他英俊、機智、英勇,擁有富裕的家境,加上天生的領袖氣質,年少的方濟受同儕擁戴成“亞西西歡愉王子”,過着和紈絝子弟無異的豪奢生活。

方濟各從小便喜愛幫助窮人,他曾幫助父親在市場上賣布和天鵝絨,這時一個乞丐來找他施捨,在他的商業交易結束時,方濟各放棄了他的商品並追趕乞丐。當他找到乞丐時,方濟各把他口袋裡的所有東西都給了他。他的朋友嘲笑他的慈善事業;他的父親則憤怒地責罵他。

父親雖事業有成,但畢竟不是貴族,他渴望晉陞名門的心愿便落到了兒子方濟的肩上。當時要躋身貴族之列,當騎士是最佳捷徑。1202年左右,他參加了亞西西軍隊遠征,並在科萊斯特拉達被俘虜一年,一場疾病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1203年回到亞西西後,方濟各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生活。1205年,方濟各前往阿普利亞,加入布列訥伯爵戈蒂埃三世的軍隊。因為見到了從天主來的異象,讓他回到了亞西西,此後對世俗生活失去了興趣,他開始避開宴樂和交際,甚至一個朋友問他是否考慮和“貧窮夫人”結婚,他回答說:“是的,她比你們任何人見過的新娘都漂亮”。

在去羅馬朝聖時,方濟各和窮人一起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乞討。他在偏僻的地方度過了一段時間,提升他的靈性生命。他在亞西西郊外的聖達米亞諾被遺棄的鄉村小教堂聖達勉堂里看到了耶穌基督的神秘異象,在那裡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聖像對他說:“重建我的殿宇吧!因為它已經快要傾倒了。”他賣了父親的布,將所得財物拿給主教,主教卻拒絕接受不義之財,方濟各氣地將錢丟在地上。他父親知道後雷霆震怒,方濟各在聖達米亞諾附近的一個山洞裡躲閉父親大約一個月。當他又餓又髒的回到城裡時,他被父親拖回家,毆打、捆綁並鎖在一個小儲藏室里。被母親釋放後,他立即返回聖達米亞諾,找到了主教的庇護所,但他很快就被他父親告上法庭。在亞西西主教面前的法律訴訟中,方濟各放棄了他兒子的身份和他的遺產,與父親斷絕關係。他為了表示放棄而脫了自己身上的衣服,主教用自己的斗篷蓋住了他。

他曾在鄰近的修道院工作過一段時間,然後他去了古比奧,一位朋友在那裡給了他一件朝聖者的斗篷、腰帶和棍杖作為施捨。回到亞西西,他穿過城市為了重建舊教堂所需用的石頭乞討,因此被過去的朋友恥笑。在兩年的時間裡,他過着修道的生活,並修復了亞西西周圍鄉村的幾座被毀壞的小教堂,其中包括斯皮納的聖伯多祿和天使聖瑪麗亞小教堂,這後來成為他最喜歡的住所。他以服事窮人為畢生的志業,自身也過着赤貧的生活,穿着乞丐般的衣裳,與痳瘋病人在一起,強迫自己接受原來抗拒的事物,扭轉了價值觀和人生目標。1209年他在教堂中聽到瑪竇福音第十章的教導:“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痳瘋的潔凈,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拐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於是他脫去隱士的衣服,束上繩子,過簡樸的生活,開始旅行講道,不帶任何行囊,隨走隨傳,過着信心的生活。逐漸有些人開始跟隨他,他們都像方濟各一樣,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專心跟隨基督。

信仰的程式化。信仰變成一組要遵守的規範。人們說我每周都上教會,每月領聖餐,每頓飯前禱告,我奉獻金錢,我每年至少懺悔一次,這還不夠嗎,我還需要做別的嗎?方濟各希望大家過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只在周日,只在生活的某個方面。信仰是整個生活,而不是生活中的一個to-do list。他不停地呼喚世人經歷神,經歷祂的寬恕和醫治。今天全世界的基督徒都在聖誕期間擺設nativity scene,耶穌誕生的場景。這個傳統是從方濟各開始的,他第一個在小鎮里牽來牛羊,擺上馬槽,我們今天都用塑料的,因為真的牛羊很臭。但這真是方濟各的本意。他不是為了紀念,而是為了體驗。體驗救主是如何來到世間,他為我們經歷了什麼。讓我們在這樣的經歷中了解福音,得到醫治。我們從經歷中學到的總是比從書本上學的更深刻。中世紀基督徒很強調經歷,Tim Keller也說讀經要讀到如身臨其境一般。如果有人救了我的命…..耶穌做了同樣的事,但我們對耶穌的態度往往沒有那麼熱切

方濟各為什麼這麼成功?他吸引了幾千人跟隨他,成立了方濟各會。這些人都像他一樣,變賣所有分給窮人,實踐方濟各會“貧窮,聖潔,順服”的信條。他贏得了各類人的尊重和支持,包括亞西西的主教,一個相當貪圖世俗的人,前後三位教皇,甚至穆斯林的蘇丹。1219年,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方濟各來到埃及,他說他要勸說蘇丹信主從而結束這場戰爭,或者成為烈士。當時蘇丹正與十字軍對峙,在一場血腥的戰鬥之後,方濟各來到蘇丹軍營。在裡面住了幾天,向蘇丹和他的宮廷傳福音,據說蘇丹也帶了幾位穆斯林大師要他皈依伊斯蘭。那幾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知道的很少,幾十年後有傳聞說方濟各挑戰從烈火中走過,蘇丹偷偷地信主了,我覺得相當的不可信。但有事實證據的是,方濟各會獲得了在聖地(耶路撒冷,伯利恆)駐紮,甚至傳教的權利,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唯一可以這樣做的天主教修會。他是如何贏得這麼多人心的?這個答案應該很簡單,在使徒以後的所有基督徒中,他是最接近做到了live as one preach,像自己講的道一樣生活的一個。他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Authentic。效法耶穌一樣的生活,傳道,愛人。當人們遇到這樣的人時,就算我們不相信他所相信的,不同意他對事物的看法,甚至不贊成他的一些做法,我們也還是會被他深深吸引,會不由自主的敬重他。他生命的光芒讓人無法無視,讓人心嚮往之。

但不簡單的是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因為能做到的人真的很少很少。甘地的話。(他的批評我是服氣的,我不服氣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還有印度教徒。這其實是基督教教義一個很不同的地方,我們不需要一本新的書,一個新的有魅力的教師,一套新的哲學來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生活,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如何生活,但是我們做不到)成為一個authentic基督徒大概沒有一個固定的配方,但我們可以從方濟各的生命中學習到一些端倪。他不是一下子就成為聖人的。悔改是一個過程,每個人都會有反覆,會失足,就像保羅在羅馬書7章里說的,是個掙扎。方濟各對掙扎一點不陌生。少年時他擁有一切卻越來越發現自己不快樂,他發現開party不如一個人到山上去禱告更讓他快樂,朋友說他奇怪,他沒有聽從朋友的,他跟隨了內心的呼召神的引導。他直到多年後才明白神向他要求的不是修復教堂的建築,而是修復教會,但他沒有坐下來反覆思考,到處尋訪大師來解釋神給他的啟示,他聽到神的命令,他理解這是神要他修建築物,他就到處去找石頭和泥。慢慢的神的心意才漸漸顯明。如果他在神旨意還不很清晰的時候沒有順服,神的旨意也許永遠不會清晰。他是一個富家子弟,成為貧窮,安於貧窮,為窮人服務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可以做到的。有一天,方濟各與一位患有痳瘋病的人相遇,他本能地想就此避開,但在那一刻他感到了主恩的催促,他下馬給了他一些錢擁抱並親吻了該病患。然後他和一些弟兄搬去了麻風病人的社區,為他們服務。這樣的經歷比任何書本和講道更可以改變人,他說當他把麻風病人擁在懷中時,他才注意到臭味以外的東西,這是我的弟兄。他說這以後事情就容易了。他就是這樣一步步強迫自己接受原來抗拒的事物,扭轉了價值觀和人生目標。他不願意point finger去指責別人,不願意做領袖。他成立了方濟各會,但這個修會的正式名字是小弟兄會,最小的弟兄,修會一走上正軌,他就離開了領導位置,因為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謙卑,他需要體會謙卑,順服,對人謙卑,順服人,這樣才能最終對神謙卑順服。

May 6th, 2024

Posted In: LiteratureMediaMinistry, Wenxueyishu02